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美国疏离西半球贸易,中国乘虚而入

2017-01-06

包括西半球在内的太平洋地区战略经济关系正在迅速演变。证据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1月出访了南美。在秘鲁出席APEC领导人年会期间,习近平进行了国事访问,随后又去了厄瓜多尔和智利,并宣布两国为中国的“全面战略伙伴”。然而,最近这次访问远不限于一系列双边会晤,北京正不断有条不紊地向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献殷勤。在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对促进国际贸易与投资越来越不感兴趣的同时,习近平的出访有意识地将中国定位成了太平洋地区市场开放的保护人,并提供了一个取代美国领导地位的贸易关系新框架。

这一策略极具战略意义。本世纪初中国进入拉美,改变了地区形态,为拉美和加勒比国家提供了除传统上依赖美国市场以外的多元化机会。的确,中国已经是包括巴西、智利、秘鲁等在内的一些国家的头号贸易伙伴和主要入境投资者。但是,尽管中国的参与越来越多,对于北京力争从华盛顿夺取地区经济主动权的潜力,人们还是没有予以认真的考虑。

直到2016年11月19、20日,APEC领导人齐聚秘鲁举行年会,轻松且充满自信的习近平向工商界和政界领导人发表了可谓雄心勃勃的、豪迈的演讲,其内容是在全球贸易体系中推进中国利益,承诺带头反对保护主义。他坚决支持酝酿已久的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取得新进展,这个曾被纳入TPP的倡议将中国包括在内,而TPP本身并不包括中国。他还努力推动北京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这是亚洲内部的一个经贸关系设想,美国被排除在外。

也许最大胆的是,尽管远隔千山万水,他仍邀请拉美参与有中国特色的国际经济发展战略,即“一带一路”倡议。他还提出让亚投行作为拉美地区基础设施和其他计划的合作伙伴。

随后,中国发布第二份对拉美和加勒比政策文件,这是自2008年以来的首次。文件通过为经济合作关系勾画全景蓝图,充实了习近平对这一地区的倡议。更有力的是,这份白皮书还明确呼吁在全球治理等国际事务上展开合作。中国对这一地区可谓相当在意。

形成对比的是,TPP的崩溃和两党有关北美自贸协定已经失败的竞选言论昭示了美国的退却和向内收缩,破坏了美国的贸易伙伴对华盛顿可依赖性的信心。它同时也让人质疑,随着美国放弃制定国际经济规则的权利,放弃相应的政策特权,美国是否还有意愿和能力负担自由的国际贸易与投资体系这类全球性公共品的成本。

中国如今填补了这一空白,它更多地投身其中,并邀请西半球国家参与新的合作模式。这个愿景能否完全实现尚待观察。但无疑它对于已经同中国开展贸易的国家来说是一个颇具吸引力的选择。中国正在寻找新的增长引擎来抵销全球大宗商品下行的超长周期,同时中国现在有理由质疑未来美国对亚太地区的意图。重要的是其他国家,包括与中国更多是经济竞争关系而非伙伴关系的墨西哥,以及加拿大,都积极寻求加强与中国的关系,它们预感在美国新政府下与华盛顿的关系可能有麻烦。当美国贸易上从西半球撤股之时,中国已经蓄势而入。

火上浇油的是,即将上任的特朗普政府决定重新考虑华盛顿长期奉行的一个中国立场,就算只是出于双边战术考虑,这也会刺激北京加倍努力拉拢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去支持中国的核心安全议程。这可能使目前仍以经济联系为主的西半球被赋予重大政治意义,并使中国更为迫切地去建立疏远或潜在反对美国的关系。

在许多情况下,鉴于历史、经济机遇、地缘、文化、语言及价值观,相比中国,拉美和太平洋地区其他国家更愿意视美国为顺理成章的伙伴,但政策与行动取决于未来的情势。就如人们常说的,人不能坐享其成。利马APEC会议清楚表明经济和政治的战略性调整已经开始,中国正在多方位发力,美国现在必须决定是否要应对,以及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