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郑羽 同济大学全球治理与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美国没有能力以军事手段阻止中国国际行为

2016-11-28

2016年是中美关系史上不平凡的一年。在2016年夏季,在南海仲裁案结果公布之前的几个月,特别是2016年6-7月上旬,中美两国海军编队在南海出现了似乎是剑拔弩张的军事对峙,其规模和紧张度远远超过1996年3月美国航母编队靠近台湾海峡时的态势。

S4.jpg

6月中下旬,美国航母“斯坦尼斯”号在日本冲绳东部海域参加美日印三国军演之后,会同从日本横须贺基地南下的“里根”号航母组成双航母战斗群编队,进入南海东部的菲律宾海展开作战演习。6月25日,美国三艘装备“宙斯盾”作战系统的“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进入南海展开“警戒监视”活动。自7月5日8时到7月11日8时,中国海军三大舰队主力战舰,包括常规潜艇与核潜艇云集南海,举行了为期一周的海空联合演习,规模同样是前所未有。耐人寻味的的是,就在7月12日仲裁案结果公布的当天,美国航母编队仍然处于菲律宾群岛以东海域,远离了有可能擦枪走火的南海。

如果说,在此之前中美之间的战略竞争有逐渐加剧之势,但总体上仍然相当温和,不时进行的中美经济与战略对话不仅渲染了双方关系的对话气氛,也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果,那么上述态势是否可以被认为,2016年中美关系已经走到了美国政府开始考虑以武力或者武力威胁来阻止中国国际行为的阶段。2016年秋季美国著名智库兰德公司的研究报告《与中国开战》(War with China)的发表,似乎也表明,美国朝野战略分析界开始认为中美军事冲突的风险大幅度提升。

S5.jpg

尽管兰德公司的报告一再强调中美之间的战争对于两国都是不可承受的,但该报告多处认为,一旦发生战争,无论是在本报告研究时段初期的2015年还是末期的2025年,中国的损失都将远远大于美国。而笔者则认为,撇开一系列政治和经济因素不谈,诸多军事因素使得美国无法操作对中国的战争。

其一,与中国开战首先是星球大战,美国无法操作。兰德公司的报告设想战争最有可能发生的地点是西太平洋海域。这一地区远离美国本土,美国的作战平台不多,以目前的态势看,美国的前沿基地主要是驻日基地、驻韩基地和美国关岛基地,是若干艘航母所提供的作战平台。美国不可能在不大规模使用核武器(兰德报告排除了双方使用核武器的可能)的情况下,通过第一轮军事打击基本摧毁中国的反击能力。为了有效遏止中国的反击,美国方面在打击中国海陆目标之前,一定要首先摧毁为中国军事力量的反击进行精准定位的中国卫星系统。而目前中国能够担负此任务的卫星和宇宙空间站数量高达150个左右,美国如何能够用如此众多的反卫星武器在短时间内全部击落中国的卫星,从而避免在星球大战阶段它的为数不多的军事基地和航母编队遭到由剩余卫星定位的中国导弹的较近距离精确打击?这实质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其二,中国的陆基和岸基导弹对美国在西太平洋的前沿基地和作战平台构成致命威胁。如上文所述,美国无法在短时间内摧毁中国的卫星,那么,中国数量众多的中短程、中程和中远程常规导弹就会在战争中发挥巨大作用。即使不考虑中国反导武器的防御作用,美国本土也没有足够数量的常规洲际导弹来重创中国大量和隐蔽的导弹基地。海基巡航导弹的精确打击距离不过1000公里左右,其海基发射平台很容易受到中国导弹的饱和攻击,使舰载反导系统无法承受。美国威力强大的战略轰炸机群也难以担负摧毁中国大部分导弹基地的任务,因为尽管美国战机在总体技术水平上胜过中国一筹,但在数量众多、起飞和指挥基地较近的中国战斗机群面前,美国没有足够数量的战机完成对战略轰炸机的护航任务。

最后,美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击垮中国,在持续的战争中美国的战争后勤无法保障。兰德公司的报告也承认,美国不可能短时间内击败中国,两国间的战争有可能持续几个月或者几年。笔者认为,美国本土距离西太平洋海域10000公里以上,运输距离太长,海运速度太慢极易被中国攻击。将日本和韩国作为保障基地更易被中国的军力摧毁,实质上会使后勤保障处于瘫痪状态。

2016年7月12日以后,美国并没有像菲律宾海演习所暗示的那样不惜以武力捍卫仲裁结果,也说明美国决策者并不认为美国有能力以武力改变或者阻止中国的国际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