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巴黎协定生效后的环保技术竞争与合作

2016-10-11

随着巴黎协定即将生效,2016年或许标志着人类阻止气候变化的努力向前跨进了一大步。在人们看来美国和中国都强力支持了拟议中的国际法,它要求协定批准国公示本国的环境污染状况和为减少污染所采取的措施。目前估计,今年的气温将达到有记录以来最高,主要原因就是全球在变暖。虽然国内民众对巴黎协定的批准依然争论不休,但还是有必要看看占全球排放量约40%的两个全球最大碳排放国将如何实现它们所设定的减缓气候变化非约束性目标——美国到2025年将温室气体排放从2005年水平减少26-28%,中国到2030年每年温室气体排放不再增加——并且让非化石燃料在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增加到20%左右。

S1.jpg

政策制定者和环保思想领袖们应该注意的是,联合声明还会重新激起公众对美中在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内经济竞争的讨论。两国都在寻求通过贸易向海外出口气候友好型发展构想,这种构想被分享的同时,谁将在经济上受益就成为一个开放性问题。中国官方评论已经在宣传它在清洁能源研发上的巨额投入(2005年为1030亿美元,占全球36%)、关于逐年提高能源效率的法律法规,以及充当未来“全球能源创新中心”的设想。中国毫不掩饰地谋求成为电动汽车生产领头羊,同时在过去十年里投入大量资金,让自己成为世界最大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机市场和制造国。

S5.jpg

2010年,美国最先出现了有关中美最终将锁定环境技术竞争的辩论。无论当时还是现在,这都反映了每个国家对全球秩序演变中相对地位的更广泛的地缘政治关切,尤其在经济增长和能源依赖方面。同时还有一件具体事情要解决:美中如何在气候变化相关研究领域继续进行透明度不高的合作。如今两国在多个能源研究领域(尤其民用核能与城市空气质量)已经联手合作与投资,并关注知识产权剽窃问题和创造就业的机会流失问题。

谋求国内外领导力

美国总统奥巴马试图让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成为他第二任期的重要政治遗产。他使这一努力更加透明,为美国创造了以身作则减缓全球变暖的机会。这一举动得到众多民主党支持者拥护,相比之下,一些共和党人包括共和党总统提名人唐纳德·特朗普,一直都在反对巴黎协定,理由是经济增长正值乏力,巴黎协定会损害美国的经济利益。

与奥巴马一样,也许是为了回应压力,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基于政治和环境考虑采纳了更公开的合作方式。中共内部似乎达成共识,中国经济要想继续增长,就应该与美国保持适度友好的关系。同时,在G20杭州峰会和近期中国国内举行的会议上,习近平先生清晰地表达了“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的愿景,包括中国要充当统筹协调和规则制定的关键领路人。就在美国总统力求保住美国人道主义价值观主设计师地位的同时,习近平先生也在为自己的国家塑造同样形象。对两国领导人及其国家来说,在减缓气候变暖过程中展示领导能力,于国际层面有重要的政治价值,是未来全球治理进程中的潜在竞争。

S6.jpg

气候变化竞争与合作

与两国关系其他方面非常相似的是,美中减缓气候变化努力也有低调合作、高调竞争的特点。中国主办G20杭州峰会前夕,奥巴马总统和习近平主席给了全球观众一个意外:在2016年9月3日共同向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达了对巴黎协定的支持。这种卓有成效的公共外交行为,为会议营造了积极环境,足以抑制G20成员国之间战略和经济紧张的加剧。但仪式上也出现竞争的调子,习近平在补充他的观点时表示:“许多进步是在中国领导下实现的。”

实际上,这是对奥巴马与习近平2014年11月达成的联合协议的再次承诺。联合协议首次确定了减排目标,自那时以来,中国取得了出人意料的巨大进展,煤炭使用和温室气体排放下降速度将使它提前实现2030年目标。美中两国还表达了将来在限制使用氢氟碳化物和补偿国际航空排放方面的合作意愿。但假若不采取进一步措施,更加全面地落实减排,美中两国乃至世界其他国家的环境后果仍然堪虞。

当前,敏感的对华双边投资协定及其他合作框架谈判正值紧要关头,两国领导人显然都需要说服本国民众,与一个主要竞争对手合作是可取的,也是有可能的。批准巴黎协定有象征意义,就像1963年的禁止核试验条约一样,这份强调应对气候变化重要性的国际协议,为进行建设性多边讨论创造了重要的新的空间。

S7.jpg

全球未来、地缘经济、多极化

建设低碳未来,不会只发生在“两国”世界里。除了争夺市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市场,美国和中国还不得不面对来自欧盟、日本和其他先进工业国对清洁能源优势的商业竞争。在全球范围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需要技术共享与协作,因此竞争并不是唯一驱动因素。虽然巴黎协定要求各国制定计划,将全球气温保持在比工业革命前高2摄氏度(3.6华氏度)以内,但近几个月的气温显示,这个星球的环境已经令人担忧地快要突破这一临界值了。

美国和中国批准巴黎协定,是这两个有环境影响力的国家越来越难得一见的台面上的合作。有待观察的,是如何分配经济利益与全球规则制定方面的领导权。只相信现状的人,会认为让西方发挥领导作用既妥当又让人放心;认为中国代表发展中国家利益、甚至希望走中间道路的人,则会支持以气候为重点的“北京共识”。要在这方面作出选择,领导人将不得不面对国内民众的关切,因为在他们眼里,接受美国或中国的领导,是国内能源与技术产业甚至国民经济增长的政治妥协与投降。前景不会一帆风顺,但无疑它将影响地球的未来。如果美中两国以及国际社会其他国家无法保持合作,同时显露出民族主义的自私与目光短浅,那么未来很可能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