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沈丁立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

是结束还是开始?

2016-09-09

杭州G20峰会期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了可能是他们之间的最后一次国家元首会晤,因为几个月后,白宫将迎来新的主人。与以往一样,两位元首就一长串双边与多边合作达成了共识。会谈后,美国代表团甚至暗示双方有可能合作建立发展中国家维和力量。

S1.jpg
贝拉克·奥巴马和习近平在中国东部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国宾馆旁的凉亭饮茶。

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以来,中美合作上了一个新台阶。2009年,中美两国政府开启战略与经济对话(S&ED)。两国还建立了人文交流高层磋商(CPE)。通过上述机构合作与交流机制,中美有了高质量的互动,确保两国关系不误入歧途。

奥巴马在任期间,中美就多项重要问题切实加强了合作,尤其是气候变化、疫情控制、伊朗核问题、军事危机预防、网络安全等。两国把许多最初竞争而棘手的问题或多或少地转化为可以合作的领域。

例如,虽然中美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上谈判失败,但G20峰会召开前夕,两国终于在杭州向联合国提交了各自的《巴黎协定》批准文书。同样,尽管互相指责对方的网络黑客行为,两国还是于2015年12月推出跨机构平台——“中美打击网络犯罪及相关事项高级别联合对话”,显示双方对解决这一共同关切的重视。通过两国关系的积极转型,中美还将伙伴关系扩大到了建立军事互信、伊朗核协议及其他诸多领域。

尽管如此,中美未能减少(更不用说解决)双方在台湾、西藏和人权问题上的宿怨。中国一直在台湾和西藏问题上敲打美国,要求美国停止干涉中国内政。而正如奥巴马总统在杭州与中方会谈后对记者所表示的,美国不断在人权和宗教自由问题上对中国施压。

S1.jpg

近年来,中美在各自战略意图上的分歧急剧加大。尽管中国提出“新型大国关系”等倡议,主张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但美国强烈怀疑中国的长期战略是挑战它在东亚地区的优势。美国认为,北京2013年在东海设立防空识别区,2014、2015年在南海填海造岛,是诠释中国战略意图的两个标志性事件。

2011年起美国实施“重返亚洲”战略,后来被称为“亚太再平衡”。但在中国看来,这只是美国抑制、制衡北京的最新手段。由于中国实力上升,这样的抑制政策只会刺激双方加强导弹、海上、网络空间和外太空的军备竞赛。所有这一切极大破坏了中美之间的战略互信,过去几年两国在南海争夺就是明证。

随着奥巴马任期结束,双方合作与竞争加剧,中美伙伴关系变得愈加复杂。作为国家元首,习近平与奥巴马最近的会晤也许是他们的最后一次,但这并不是中美关系的结束,不是一个篇章的友好终结。显然未来十年里,两国的复杂关系会延续。对崛起的中国来说时不我待,而守成的美国则不会甘愿屈服。

故此,两国关系将前所未有地复杂。北京和华盛顿将在全球事务尤其是非传统安全领域进行更多合作,同时会加紧争夺战略领域和地区的领导权。如果这一竞争能够依循全球规范,那么打造一个可预期的、建设性的未来仍然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