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北京如何应对美国战略优势

2016-06-21

近年,美国采取了一系列行动,来保持其在东亚和西太平洋的战略优势。这些行动不少疑似是遏制政策,用以对付中国日益增加的经济、军事实力,及由此产生的越来越强的地区影响力。美国军事力量在20年空缺后重返菲律宾,以及奥巴马政府在菲律宾与中国的南海领土之争中偏袒马尼拉,或恐就是最明显的体现。

02-2-624x355.jpg
奥巴马政府对亚洲的“再平衡”或“支点”的外交政策已被广泛解释为试图遏制中国的崛起。

而美国加强与日本、韩国的双边安保同盟,将其范围从传统的关注自身防卫扩展到应对更广泛的“地区突发事件”,亦是同样目的。布什和奥巴马政府加强与印度的战略合作也是如此,此举导致美国对印度越来越多的武器出口。最后,遏制政策的最新外交迹象,是上月奥巴马总统访问越南,解除了长期的对越武器禁运。

02-3-624x440.jpg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TPP)是一个在12个环太平洋国家之间,包括美国和日本,提出的贸易协定,其目标是降低贸易壁垒、促进投资。(中美聚焦网图表)

 

02-4-624x440.jpg
"一带一路"呼吁建立一条包括贯穿中亚、西亚、中东和欧洲的古代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在内的陆上经济带,和一条连接中国沿海地区到东南亚、非洲和欧洲的海上丝绸之路。中美聚焦网图表

除了外交手腕,美国在军事领域同样活跃。美国海军军舰出现在南海,表面上是维护航行自由,但被解读为向中国领导人发出信号。布署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尽管主要是针对捉摸不定的朝鲜政权的行为,但至少它的次要目标也是中国。

而北京对美国的行动并非只是被动观望。相反,它采取了一系列反制措施。一个行动是尝试在东海建立防空识别区。不出所料,美国及其主要盟友在不通知中国当局的情况下实施了军事飞行,以表达对防空识别区的无视,但建立这一外交立场是重要的,它有可能让其他更为中立的国家最终遵守中方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北京似乎考虑在更为动荡的南海采取同样措施。

在试图影响关键性战略国家方面,中国对美国寸步不让。中国意欲缓解与印度的紧张,解决了与印度的一处边界纠纷,并倡议两军司令部建立热线,以降低出现偶发事件的危险。两个亚洲大国间的贸易继续扩大。中国已经成为印度最大的贸易伙伴,2015年双边贸易额超过800亿美元。

中国甚至盯上美国一些正式的安全盟友。不仅与韩国的双边贸易和投资不断增加,中国还巧妙利用了韩国与美国主要东亚盟友日本的历史宿怨。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去年夏天,韩国总统朴槿惠无视美国的意愿,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二战战胜日本70周年纪念活动。朴槿惠不但参加了纪念活动,而且还是特殊贵宾,坐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身边。另一边贵宾是俄罗斯总统普京。

毫不奇怪,北京试图加强与莫斯科的关系,作为对抗美国亚洲优势战略的一部分。这一方法收效有限,但随着华盛顿在中俄领土附近加紧军事介入,莫斯科与北京的政策协调迹象也越来越多。

中国采取了两项措施,显示其开始转守为攻。中国正计划在太平洋首次布署弹道导弹潜艇,这是北京军力布署的一次重大改变。到目前为止,中国领导人一直满足于陆基和纯粹的第二次核威摄打击。将部分战略武器布署在潜艇上,既可提高核威摄能力,也可以制造对第一次打击能力的恐慌(虽然遥远)。

中国进攻的、非完全防御性战略的另一个组成部分,是其在拉丁美洲的外交和经济(可能还有战略)渗透力日益增加。2015年春,李克强总理高调访问几个主要南美国家,就是这一意图的有力象征。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资产的投放。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巴西最大的贸易伙伴,北京还为拉美各国政府提供了数百亿美元贷款。

华盛顿显然对这种经济策略可能产生的影响感到担忧。2015年3月,奥巴马总统作了一个让多数观察家大跌眼镜的宣布,他宣称委内瑞拉左派政权是对美国国家安全的威胁。令专家费解的是,此举紧随奥巴马对古巴的政策合解,而以往奥巴马(及其前任)政府,都把委内瑞拉政府的行为看成是麻烦,而不是威胁。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一个重要动向是在1月,当时中国政府同意了给委内瑞拉的数十亿美元投资,以帮助消除全球油价下跌对该国的影响。另外,3月份有报道说,中国将为加拉加斯提供50亿美元贷款,这将使贷款总额达到450亿美元。奥巴马的宣布也许只是时间上的巧合,但它看上去更象是美国对其西半球传统势力范围的强调。

所有这些都表明,中国不想成为美国优势地位的被动受害者。北京或许在与美国的地缘政治权力斗争中处于下风,但它还是有牌可打,而且它全力这么做。华盛顿也许会发现,它在东亚保持优势地位的努力,比它所预想的更有挑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