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中国没有想要领导世界的野心

2016-01-29

中美交流基金会主席董建华1月25日在纽约出席了由美中公共事务协会举办的午餐会,并以“如何看待今日之中国”为题发布了主旨演讲,论述中国的战略意图和中美关系。他说:中国没有想要领导世界的野心。以下是董建华先生英语演讲中文译文的节选:

中国在国际上追求什么?中国的长期战略意图为何?为了实现中国的愿景,中国需要寻求的,不是暂时而是长久保持与其邻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和平。唯有和平,我们才能共享繁荣。

china-economy.jpg

清朝末期外国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丧失了三分之一的大好河山。如今的中国将会毫不动摇地捍卫国家的领土完整,并通过和平方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美国的有些人会认为,随着实力的上升,中国会取代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但先看一下几个事实。第一,美国身处世界上最优越的地理位置,只有加拿大和墨西哥与之毗邻,太平洋、大西洋和加勒比海把美国同世界其他国家隔开。美国也在科学、技术、创新、世界顶尖大学数量方面独领风骚,无懈可击。同时,美国也是最优秀、最聪明的人想要移居的国家,自然资源丰富得令人羡慕。

相比之下,中国有14个邻国,超过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其中一些邻国还同中国有着历史恩怨。中国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超过20%,但仅仅拥有世界可耕地面积的7%,其他自然资源匮乏。对中国来讲,有超过13亿的人口规模,要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着实是个巨大的挑战。因此,中国知道自己要始终保持谨慎、如履薄冰、不断前行、避免犯错。中国现阶段所取得的成功实属来之不易。

因为有如此大规模的人口,中国的经济总量,就GDP而言,有一天是会超越美国,这是事实。但中国的人均GDP则依旧是美国的一小部分。未来十年,假设以现在的增速持续下去,我们两国间的GDP将会非常接近。但考虑到人口基数的不同,美国人均GDP仍将会是中国的4倍。

总有些人认为中国有一天会想要领导全世界。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真相是:中国没有想要领导世界的野心。中国需要处理的国内问题如此之多,困难如此之艰巨,这才是中国所要全力以赴的地方。

即使到了2049年,如同中国所期盼的那样,成为了发达国家,中国也没有殖民或征服外国领土的志向。的确,中国人民对被侵略时期所遭受的伤害和痛苦仍记忆犹新。中国没有影响其他民族或渗入他国领土的在宗教或意识形态上的动机。在明朝的鼎盛时期,尽管中国当时的GDP占世界的30%,中国仍是彬彬有礼,并没有侵犯他国。

还有一种看法认为,中国想要重塑全球治理体系。然而事实是,现阶段的中国是当今全球治理体系的受益者。中国所希望的,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想要有更多的发言权,以确保发展中国家的诉求得到满足。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就是恰当的例子。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都无法满足亚洲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需要。

从全球来看,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复杂的世界里,面对诸多挑战,这也是个事实。“万众同心,其力断金”,所有国家要携起手来才能应对挑战。“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随着中国的经济蒸蒸日上,当然想成为有利于世界的一股力量。从这一角度出发,中国与美国维持稳定和建设性的关系尤为重要。只要中美两国协同合作,许多全球问题和全球挑战就能够解决。

让我们审视一下这些全球挑战,看看美国与中国能够以及正在一起做些什么。

首先,让我想到的是去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大会的成功举办归功于美中两国的通力合作。其次,是在国际热点问题上的合作,例如伊朗核协议、中国在阿富汗国家建构上的积极参与等。再次,是需要两国加大合作力度,维持朝鲜半岛的和平与无核化。最后,要众志成城,应对全球恐怖主义。

当我们步入2016年,全球经济依旧跌跌撞撞、跌宕起伏。许多人谈论即将来临的全球经济衰退。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次之。如果两国能够与其他大国协同合作,将为全球经济复苏注入强心剂。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可以为东南亚、南亚、中亚、中东和东欧部分国家的经济提供助力。中国相信,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将为这些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打下基础,成为世界经济新的驱动力。两国在非洲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合作,不仅可以提振经济,更能够提高生活质素,减少难民潮的发生。美中在这些地域的合作将变得非常重要。

如果我们不加以合作,想要克服摆在面前的挑战将困难重重。如果我们互相对立,合作将不再可能。这就是从尼克松总统至奥巴马总统,先后8位美国总统,和自毛主席到习主席的5位中国领导人,坚定不移地促进美中更好关系发展的原因。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这对世界至关重要。

今天,我们正在携手合作。但是,为了不辜负全世界的期望和两国的需要,我们仍需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事实上,彼此之间仍被太多的不信任和猜疑所阻隔,仍被太多的误解所障碍。毕竟,我们有不同的历史和文化。我们也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致使我们的需求各异。因此,两国间的分歧的确存在。幸运的是,这些分歧至今得到了很好的管控。

但我们不能知少为足,需要加大力量,增加信任和理解。扩大社会各层次的交流,是实现信任和理解的最佳方法。如今两国最高领导人每年要见面三到四次。两国的战略与经济对话成员每一年要见两次。在官方层面上,有着大量的沟通。

但在美国参众两院和中国全国人大之间的沟通交流可以做得更好。对增加互信和理解极其重要的人文交流上,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令人鼓舞的是,有30万中国学子在美留学。同时,美国也在着力促进和提高美国学生来华学习的人数。2016年是美中旅游年,这是双方领导人致力于推动两国旅游的具体措施。其他交流方式也需要投入更多的力量,诸如在智库、大学和媒体,以及通过文化交流、贸易、商业和投资活动等,这些都将能够加深理解和信任。

1970年的乒乓外交启动了两国关系。如果我们能按照上述所说的去做,水滴石穿、久久为功,那么两国间的友谊将无可限量,两国人民所得的利益将无可限量,我们共同为世界所作出的贡献也将无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