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宿景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荣休研究员

新冠疫情冲击中美贸易协议

2020-03-12

中美两国1月15日签署了第一阶段贸易协议,根据双方约定,协议已于2月14日起正式生效。

对于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达成,国际经济学界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它体现出双方贸易团队高超的谈判技巧,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达成了微妙的平衡,从而暂时避免了中美贸易战的进一步升级。

从中美两国正式公布的协议文本看,该协议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涵盖技术转让、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等所谓的一些结构性问题,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有关中国采购的条款,即中国承诺根据市场需求购买一定数额的美国商品和服务,美国则停止进一步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但美国对中国商品已经施加的大部分关税并不撤除,将留待第二阶段谈判解决。至于第二阶段谈判何时启动,并无具体计划。特朗普总统的建议是等到11月美国大选结束后再重启,这就意味着中美贸易关系的前景很不确定。

根据美国方面的报道,有关中国增购美国商品和服务的内容,协议中并没有列出细目,而只是一个大致的框架:在2017年从美国进口的基础上,中国在今后两年时间里增加购买2000亿美元美国商品和服务(第一年为767亿美元,第二年为1233亿美元)。这2000亿美元的商品和服务分为制成品、农产品、能源和服务共四大项:

其中制成品为777亿美元(第一年329亿美元,第二年448亿美元);

农产品320亿美元(第一年125亿美元,第二年195亿美元);

能源产品524亿美元(第一年185亿美元,第二年339亿美元);

服务379亿美元(第一年128亿美元,第二年251亿美元)。

从总体规模上看,与2017年相比,2020年中国从美国进口需要增加50%,2021年则要增加80%。

由于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发动贸易战,中国自美国进口大受影响,从2017年的1539亿美元下降到2019年的1227亿美元,减少了312亿美元。中国要实现比2017年增加2000亿美元的进口目标,意味着要比2019年增加2312亿美元进口,增长幅度第一年为62%,第二年为100%。国际经济界普遍认为,对于中国而言,执行这项协议所面临的挑战是不言而喻的。也有经济专家指出,从长远看,这项协议对美国而言同样蕴含着很高的风险。由于这种大幅增加的进口是人为造成的,即便中国在今后两年内执行了协议,但随后可以自行终止从美国的采购,届时,将对一些经济部门构成毁灭性打击。

中美两国贸易协议的各项内容安排,是在去年年底以前制定的,固然没有预见到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爆发。这场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社会经济活动几乎停滞,国际航班停飞,无数工厂停工,学校停课,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禁止中国公民入境,这些为中美贸易协议的执行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任何一项协议都包含“不可抗力”条款,允许一方在出现“自然灾害或其他无法预见的事件”时,要求免除履行协议的义务。从各方面条件看,新冠肺炎疫情显然已经构成了“无法预见的事件”,如果中国方面认为无法履行协议,可以据此提出免除该项义务。但至少从目前情况看,中国方面似乎并无此意,且已连续降低美国商品关税,为增加从美国的商品和服务采购做铺垫。

美国一些政治家把这场疫情视为从政治、经济和意识形态等多个层面削弱中国的良机。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众议院议长佩洛西等高层人士反复强调中国为“头号敌人”,要求各西方盟国联合行动,全面加强对中国的经济和技术限制。美国商务部等政府部门,则在研拟新的方案,计划在未来几个月里对中国商品、技术和投资采取逐步升级的、更加严厉的限制措施。

疫情的爆发给本就充满不确定性的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增加了新的未知因素。这场疫情已经蔓延到韩国、日本、伊朗和意大利等国,大半个欧洲都感受到了紧张的气氛。一些国际经济机构预测,疫情如果不能尽快得到控制,甚至可能会带来一场前所未见的世界经济衰退,并引发全球范围的政治动荡,进而终结过去几十年来的全球化进程。如果出现这种局面,中美第一阶段贸易协议可能会变得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