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陈东晓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

提振中国经济:如何打赢抗疫之战

2020-03-06
Chen-dongxiao.jpg

为了清楚和简短起见,对该报告进行了少量编辑。 合著者包括:

陈东晓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

叶玉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王玉柱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薛磊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2020年春节前夕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成千上万患者及其家人带来了巨大痛苦,也让无数本应与亲朋好友共度佳节的勇敢的中国公民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抗疫斗争。

虽然正常的经济活动和社会秩序被打乱,但好消息是,从2月3日开始,全国各地(包括疫情爆发地湖北省)新确诊病例的增速一直在稳步下降。

卫生专家预测,按照目前的趋势,高峰预计将在一到两周之内到来。鉴于种种乐观迹象,人们现在开始考虑如何在疫情过后使生产恢复正常。本报告反映了这一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影响,并就如何控制其后果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经济影响是局部和暂时的

疫情首先给旅游业和消费带来严重打击。与2003年的SARS病毒相比,新型冠状病毒的致死率较低,但传染性更强,传播范围更广。为此,湖北省在1月23日封城,对该病毒实施一级防范,随后全国启动了最高级别的警戒。

其结果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季节性人口流动戛然而止,新年电影的上映暂停,团圆饭被取消,迪斯尼吉祥物米老鼠独自在空无一人的主题公园里迎接鼠年。中国民航总局的数据显示,1月27日至2月12日,全国航空客运量比去年春运期间下降了70%。京沪之间的41趟列车有32趟停运。

自从2月初以来,疫情的影响已经蔓延至供应链。企业和工厂原计划春节长假后于2月10日重新开工,但由于许多工人和雇员不愿或无法返回到被隔离地区,许多工作场所的正常复工推迟。在一些案例中,工作和生产虽已恢复,但原材料短缺、物流困难和现金紧张使正常的运营压力重重。经济影响的程度将最终取决于疫情持续的时间。

目前,经济学家最关心两方面的挑战。

第一个是如何让中小企业复工。特斯拉等财力雄厚且享受优惠政策的跨国公司更加有条件恢复生产,与之相比,占中国企业90%的中小企业不那么具备承受长期停产的财务灵活性。中小企业贡献着全国80%以上的就业岗位,70%的自主创新,60%的GDP,以及一半以上的税收收入。物流中断,或资金和用工困难,将导致中小企业倒闭或破产,其影响可能远远不止是中国的GDP数字。

第二个是疫区无限期停产所导致的供应链中断,有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到第一季度末,病毒在湖北以外地区完全得到控制的前景越来越大,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受到的经济影响可能是有限的。2月17日以来,北京和上海的白领们重返工作岗位,他们现在很乐意分享高峰时段的交通拥堵照片。

有些行业在疫情危机期间发现了商机。例如,医疗保健产业和电信、教育、娱乐等在线服务提供商,已经扩张了业务。据上海市教委表示,从3月2日起,上海市的中小学生将开始上网课,这样他们的学习进度就不会受太大的影响。而学校仍将无限期关闭。

与SARS疫情相比,新冠肺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更大。其原因不仅在于这种新病毒更具传染性,还在于今天中国经济的一体化水平远比当年要高,因此更容易受复杂的内外部风险的影响。考虑到政府预计将采取强有力的调控措施,如果对经济的不良影响仅限于湖北省,并且在第一季度里基本上得到遏制,那么疫情对经济的总体影响将是可控的。

习近平主席1月20日的声明表达了中国遏制病毒的坚定决心,并促使中央和地方政府即刻做出响应,采取了一整套应急措施,包括严格的旅行限制、定期信息披露和不间断的物资供应。

中国的制度优势在这场“人民战争”中得到充分体现。全国19个省对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汉以外的16个市州,无数勇敢的地方政府官员和志愿者奔赴前线,马不停蹄地向受灾地区运送物资。得益于移动支付,数千万受到隔离或出行限制的中国公民,可以买到新鲜的食品和生活必需品。

2月初以来,随着湖北以外地区形势的好转,恢复经济的努力已经展开。政府助力企业纾困的行动包括采取了四项针对性政策。

一是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增加流动性和金融资源。

去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采纳“灵活适度”的货币政策,预示2020年的金融环境将更加宽松。为了支持全国的抗疫斗争,从2月份开始,中国央行已经通过数轮公开市场操作改善市场流动性,以降低利率,稳定资本市场。

二是适度放松管制,提高金融资源的可及性。增加市场流动性无法直接帮助企业克服它们面临的困难。2月1日,作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金融措施之一,央行宣布将通过再贷款计划,向政策银行和商业银行发放总额3000亿元人民币(合430亿美元)的低息贷款。

中国还将提高对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的容忍度,并建立长期机制,鼓励向小微企业发放更多贷款。

据中国银保监会副主任周亮介绍,去年已有2.3万亿元不良资产被化解,银行系统拨备覆盖率达到180%以上,中国有充足的资源应对不良贷款可能的增加。央行还呼吁金融机构为实体企业减息,限制贷款利率,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

此外,对于因受疫情影响未能履行合同义务的企业,政府、执法机关和行业协会将提供不可抗力违约救济,并给予信用修复。

三是减税降费,减轻企业负担。2月2日,江苏省苏州市宣布了十项具体措施,帮助中小企业渡过难关。全国其他地区也相继出台各自的济困和补救措施。尽管2019年政府收入几乎是零增长,上海仍采取多达28项措施帮助当地企业,如免除企业租户两个月的租金。2月18日,国务院宣布已指示地方政府减免企业的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

第四项政策涉及不同措施,为的是使政策的有效性最大化。上述措施大多针对中小微企业,同时对疫情严重地区给予特殊的支持。在供应链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企业,得到了政府政策的优先考虑。目前,旅行限制和交通管制仍是复工复产的最大障碍。

未来的行动

除了税收减免,未来还应采取三项宏观调整措施。

第一,把外汇储备作为准财政工具,采购应急物资,减少政府开支。

把外汇储备作为准财政工具,可以增加中国当此紧要关头的财政灵活性,同时缓解外界长期以来对中国持有美国国债的担忧。

此外,动用外汇储备采购应急物资,将一些项目列入价格配额制度,也有助于减少政府的医疗保险支出,同时通过实现更平衡的贸易,帮促外部经济和持续增长。

第二,扩大资本市场准入,减轻疫情影响。

由于中国担心扩大开放可能付出牺牲稳定的代价,长期以来,资本市场一直受到严格的控制。但从中长期看,通过开放资本市场吸引外资将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

第三,通过社会动员构建新的劳资共识。

持续的经济发展正在生成一种社会自救意识。越来越多的员工开始意识到,他们的个人发展与雇主的成长息息相关。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需要人人参与,需要社会救助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减免租金有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对制造商来说,通过鼓励员工在双方同意的一段时期内补工或无偿加班,未来的运营成本有可能进一步降低。

新冠肺炎的长期影响

第一,有助于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全国共识。

早在2017年中共十九大正式提出高质量发展之前,中国就一直在提倡这一理念。然而,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依然难以解决,其主要原因是地方政府的狭隘观念,以及市场天生的扩张倾向。

在抗疫斗争中,中国政府为平衡公共安全与经济增长付出了巨大努力,这再次证明中央领导推进现代经济体系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心。疫情给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成为了形成高质量发展全国共识的重要催化剂。这种共识为中国实行更深入的社会和经济改革铺平了道路。

第二,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和抵御社会经济风险的综合能力。

对于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来说,强大的社会组织和动员能力不仅是应对各种社会突发事件的制度保障,也是国家制度竞争力的关键要素。很少有国家能像中国这样,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团结全国人民步调一致地执行政策。

当中国经济按下“暂停”按钮后,公众自发地作出反应,他们不顾个人需要一直呆在家里,努力维持着良好的社会秩序。这显示出公众对政府的高度信任,和他们对政府抗疫领导力的认可。

反过来,通过有效地向受灾最严重地区调动国家资源,优化红十字会等救援机构的工作,数周之内建成大量临时医院,迅速罢免不称职的政府官员,以及采取其他行动,中国政府也证明自己是值得信赖的。

这次疫情同时表明,要全面建立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使中央和地方两级都具备足够的治理能力,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事实上,经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抗疫,中国的国家治理能力和社会治理体系进一步得到了加强,疫情监控、救灾、动员、管理和分配援助等领域的深化改革已经启动,多项政策创新也在进行当中。例如,中国政府近年推广的电子政务系统和一些改善商业环境的政策,在疫情期间就得到广泛采用,对企业和公众来说极大提高了政府审批流程的便利度。

第三,促进数字经济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

数字经济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2018年占全国经济产出的34.8%。将近60%的中国企业都在利用数字经济,其中包括房地产企业。为了满足疫情带来的诸多新需求,中国的数字经济有望在不久的将来出现“快进式”发展。

例如,从京东物流的仁和站送至武汉第九医院的大量医疗用品和生活必需品,是用京东的智能机器人以“无接触”方式配送的。同样,智能视频会议、远程医疗、在线学习、远程办公、大数据测试等技术的应用也在激增。所有这些都有利于企业的智能化自动化。

疫情还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和公共资产配置的优化。一方面,“在家办公”模式的流行对商业地产形成压力,引导社会资本远离过热的行业。另一方面,由于疫情,企业和公众对经济的不确定性有了更好的理解,因此他们有可能增加保险开支,把资金投向其他领域,进而减轻中国十年来对房地产经济的依赖。

此外,由于中国各地的交通和物流网络受到疫情的沉重打击,中国企业更加重视供应链的稳定和顺畅。随着内陆省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区域供应链可能进一步加强,同时会出台更多措施来增强其稳定性。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GDP占到全球GDP的16.3%,对2019年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8%。此次疫情的巨大经济影响自然会波及全球。从目前的趋势看,大多数省市将取消非常规的封锁和控制措施,推动国民经济重回正轨。

据IHS Markit估计,如果所有经济活动在2月底恢复,全球经济就不会遭受太大损失,第一、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率可能分别减少0.8和0.5个百分点。2020年的全球GDP增长率可能比先前的估计低0.4个百分点,2021年全球增长率则可能比先前的预测高0.4个百分点。

商品交易方面,由于中国经济实际上已经停滞两到三周,对原材料的需求极少,全球大宗商品尤其是原油的价格出现大幅下跌。与此同时,由于严格的交通管制和出行限制,主要经济中心和港口的商品进口流程放缓,这阻碍了进口商品的流入。例如,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的农业出口商也许需要处理它们原本为中国春节假期准备的库存。

全球供应链将面临最大、最深刻的挑战。由于中国处在全球生产网络的关键位置(据IHS Markit的数据,2019年中国占据全球制造业附加值的30.5%,占据全球高科技制造业附加值的26.3%),全国工业生产的放缓乃至全部停产极大地扰乱了全球供应链。

例如,苹果公司最近下调了它的收入预期,因为疫情不仅制约iPhone的生产,也遏制了中国大陆消费者的需求。华尔街一位分析师2月2日估计,iPhone第一季度的出货量将下降10%。

对中美关系可能产生的影响

总体来说,由于美国庞大的经济体量和市场实力,新冠肺炎疫情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也许有限。2020年第一个月,华尔街的道琼斯、标准普尔和纳斯达克等主要股指走势放缓,但是,随着中国大陆的疫情日渐得到控制,这些指数似乎再次加速上涨。

同时,为了对冲世界经济增长放缓带来的风险,国际资本正大量涌入美国,导致最近几周美元升值,美国国债收益率下降。从这个意义上说,疫情对美国经济是有利的。

然而,对同中国有密切经济关系或在中国有大量投资的美国企业来说,疫情将给它们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目前,星巴克、苹果、迪士尼等多家美国公司已经暂停在华业务,达美、美联航和美国航空等公司停飞了中美之间的许多航班。通用、福特、菲亚特克莱斯勒关闭了它们在中国的工厂。对这些企业来说,在中国的收入损失将大大减少它们全年的总收入。

到目前为止,疫情给中美两国经济关系带来的最大影响,可能是第一阶段贸易协议的实施被推迟。为此,双方有必要在疫情期间和疫情结束后加强磋商谈判,以推动协议的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