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中美贸易战缓解,但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

2019-03-05
e.jpg

中美贸易战暂时休战的最后期限将在特朗普政府承诺的加征关税未兑现的情况下成为过去。这是可以预料到的,因为特朗普政府的谈判套路向来是让紧张局势加剧,然后同意稍作改变。我们在北美自贸2.0协议也就是“美墨加协议”的结果当中已经见识过这一点。该协议只做了很小的改动,如增加原产地规则,提高美国和墨西哥的最低工资,以及塞进第32.10条,规定协议各方与任何非市场国家谈判任何自贸协定都必须相互通报。我们预计中美贸易谈判也会有类似的结果。原因有几方面。

首先,中美双方的政治利益都要求习近平主席和特朗普总统缓和贸易的紧张局势,专注于各自的国内政治。对习近平来说,贸易战使已经放缓的中国经济雪上加霜。在取消任期限制并出任所有重要“领导小组”的组长后,习近平主席越来越难转移国内对其经济与安全政策导致美国对中国采取强硬立场的批评。习近平很难达成既一个保留面子同时看上去又未受美国强迫的协议,但协议终归是必要的,其目的是稳定中国经济,继续寻求到2035年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以及到2049年“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另一方面,特朗普总统发动的这场贸易战给许多人带来负面影响,这些人,比如中小型制造商和农业部门的就业者都曾经投票支持他,前一类人尤其容易受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后一类人则容易遭受到针对性的制裁。随着中国寻求进口俄罗斯农产品,以替代美国的大豆等农产品,特朗普贸易战继续延长有可能给这个价值101亿美元的产业和支持他在2020年竞选连任的重要群体带来长期的不利影响。

其次,说服中国进行经济结构改革不是几年之内可以实现的,更不要说90天的休战期了。美元作为最可靠的货币,为国内对中国输美商品的消费提供了资金,它与以中国为基地的得到中国劳动力优势支撑的全球生产网络相辅相成。这预示着中短期内双方根本无力解决它们之间的结构性差异,它需要两国的消费习惯、制造业及各自的经济出现实质性的转变。

在美国,4D打印、人工智能等自动化和创新将降低国内的制造成本,取代工人并压低工资,而这只会增加对中国廉价进口产品的需求。

与之相比,中国则需要保持其在全球生产网络中的核心地位,以实现可持续的稳定增长,创造急需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实现在“中国制造2025”战略基础上经济转型的目标。如果成功,中国将减少对外国技术的依赖,并为助力中国高科技公司走向全球提供跳板。

第三,侵犯知识产权、强制技术转让和封闭市场,这些领域既难执行,也难以寻求中方的妥协。以剽窃知识产权和强制技术转让来说,共识可以达成,但真正的挑战是执法。美国会让中国法院处理这个问题吗?又或者,中国会允许美国检查人员在中国作业,以确保知识产权受到严格保护,未经完全同意技术不被转让吗?

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否定的。美国不会同意并不独立的中国法院对知识产权或技术转让执法。同样,中国也不会愿意让美国的知识产权合规检查人员出现在中国的土地上。

第四,两国在经济、技术、安全等若干领域互为战略竞争对手。中国把亚太地区视为传统的势力范围。随着经济持续增长,它将再度成为该地区的核心组织者,因为它会是所有邻国的最大贸易伙伴。这种必然性对美国自二战结束以来在这一地区的经济、外交和安全主导地位形成挑战。

在技术领域,如果“中国制造2025”战略取得成功,那么中国将在所有国家实力层面成为美国强大的竞争对手。美国要求贸易协议的内容包括中国放弃“中国制造2025”,对此中南海不会理睬,因为该战略与习近平主席的“中国梦”息息相关,后者旨在实现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民族和人民的伟大复兴。

简言之,中美贸易战的缓和首先顾及的是眼前而不是实质问题。美中两国之间巨大的结构性失衡和差异将继续存在,而且两者会随着未来几年中美竞争的不断加剧而愈发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