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石油人民币”崛起

2018-12-06
A.jpg

现在,距离中国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推出以人民币计价的原油期货合约仅仅过去十个月时间。尽管有人唱衰和发出刺耳的警告,但石油市场仍在继续运转,而且中国期货合约已经确立了自身地位,它在新加坡和迪拜的交易量超过了以美元计价的石油期货交易。

当然,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的交易量仍然不及在伦敦交易的布伦特原油和在纽约交易的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WTI)。但中国的原油期货合约受到跨国大宗商品交易商(例如嘉能可Glencore)的重视,它的定价方式也与布伦特和WTI指数不相上下。正如我们在《亚太学刊》上所说的,这些结果都表明,中国的石油期货可以令人民币成为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核心。

可以预期,原油期货合约的推出将扩大以人民币计价的大宗商品交易的范围。随着中国更多的原油进口用本币计价,外国供应商也会有更多的人民币账户,他们不仅可以用这些钱购买中国的商品和服务,还可以购买中国政府的证券和债券。这将加强中国的资本市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或者是至少让石油市场逐步实现去美元化。

在过去十年当中,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战略更多是依靠IMF的特别提款权(SDR),使人民币成为可供选择的国际储备货币。2009年,当时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一篇文章中阐述了这一战略。随着IMF向中国这样的新兴工业大国分配新的SDR,以包括人民币在内的一揽子货币为基础的SDR不仅可以作为发展工具,同时也可以作为抗衡美元的国际支付手段。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以SDR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对其他国家来说也成为一种诱人的前景。

周小川2009年的文章刺激了这方面的努力,因为他指出以美元为中心的体系具有明显缺陷(例如美国长期逆差的影响),并概述了用SDR作为国际金融结算替代工具的好处。

在中国和其他许多国家遭遇美国关税攻势,而其他大宗商品市场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人民币计价交易的时候,人民币原油交易的确立预示着美元霸权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许在不远的将来,美元将不再被视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支柱,美国靠美元的国际贸易中心地位享受到的(按吉斯卡尔·德斯坦的著名说法)“过度特权”将一去不复返。

如果中国的最终目标包括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那么,它当前更直接的目标就是国际体系的去美元化,其部分动因也是因为美国对中国和其他国家实施关税或制裁。中国转而推动上海的原油期货交易就说明了这一点,它代表着中国聚焦SDR的战略取得决定性突破。

这也是中国面对美国贸易制裁借力打力的一种手段,说明这些制裁得不偿失。例如,为应对美国的实际或潜在制裁,俄罗斯和伊朗都在向中国出售石油并接受人民币支付。它们还从中国大量进口产品,同时还出于其他原因寻求加强彼此之间的关系。

毫无疑问,中国把人民币原油合约的出现当成一种手段,让中国公司以本货购买石油和天然气,避免受外币波动的影响,并向美元霸权发出挑战。事实是,中国现在是世界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同时也是贸易大国和制造业大国,这为它的“石油人民币”(petroyuan)和其他人民币国际化努力提供了有力支撑。如果中国能够经受住美国的反击,它的努力就将为多极世界的出现奠定金融基础。

全文翻译自报业辛迪加(Project Syndicate),原文标题“The Rise of the “Petroyuan””(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