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李峥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特朗普对中国贸易讹诈背后的政治因素

2018-08-01

在中美两国政府发布首轮关税清单后,特朗普政府又升级了双方的贸易矛盾。美国谈判代表办公室公布了新一轮高达2000亿美元的加征关税清单,覆盖了大量美国民众的日用消费品。美国财长姆努钦称除了中方让步以外,并没有其他解决问题的办法,两国的谈判已经濒临破裂。这一表态无疑进一步加剧了外界对于这场贸易对抗的担忧。在解决中美经贸问题上,特朗普采用了和在朝核、北约类似的策略。特朗普的支持者们称之为“极限施压”,即利用美国在一些领域上的优势不断向对方施加压力,最终迫使对方让步。但事实上,这种策略与讹诈并没有本质区别。在经贸领域,该策略并不能通过威慑让对手放弃抵抗,与之相反,美国的经贸对手会采取报复行动,从而令局势不断升级。在这种局面下,美国也将承担相当大的代价。美国的一些政界和商界精英已经看到了这种风险。国会两党议员一致向财长姆努钦表达不满,众议院议长瑞安称,关税不应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近期,美国经贸代表团访问中国,希望延续和扩大两国之间的商业合作。

诸多研究表明,加征关税的做法无法解决中美两国经贸的不平衡问题。一些企业表示,为了避免用户流失,企业将垫付部分关税。另一些企业也可能采取转口加工的方式规避关税。无论采取何种方式,增加的成本都将由两国企业和消费者最终承担。这将削弱两国的消费能力和商业活力,拖慢经济增长。《金融时报》称,贸易战将摧毁特朗普所有的经济成果,特朗普不会不清楚这一点。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特朗普如今已经是一名政客,除了让美国再次伟大以外,特朗普更关注如何让自己更长久的掌握总统大权。中美贸易战有利于特朗普继续在国内推行反建制、反全球化的理念,使其在今年的中期选举和2020年大选中得利。这场经济冲突并不是中国与美国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战,而是特朗普针对两国支持全球化、支持自由贸易、支持中美协作群体的一场战争。

首先,特朗普将利用这场贸易纷争让各界接受中国作为美国“战略竞争对手”的定位。中美关系今天的波折让人们难免记起四年前两国之间的良性互动。在奥巴马任内,中美在气候变化、宏观政策协调等领域保持着积极的合作势头,也能够通过对话手段妥善处理“网络安全”等新议题。这种中美在全球领域协作和及时处理矛盾的态势给了双方通过合作共赢迈过“修昔底德陷阱”的希望,愈发接近基辛格所述“中美共同演进”的理想目标。然而,这种建设性态势却不利于特朗普让美国选民相信他的“美国优先”经济民粹理念。中美两国存在的众多对话机制和合作默契也形成一股惯性,使美国内部存在将中国定义为“战略竞争对手”的担忧。特朗普无理、粗鲁、单边的贸易讹诈做法试图打破这种惯性和中美两国的合作习惯,让双方客观上形成高度对立的局面。这样,他就能够在即将举行的中期选举中继续向选民灌输危机感和紧迫感,将自己塑造为一位“战时总统”。

其次,特朗普有意借贸易战继续打压美国国内的建制派和全球化支持者。特朗普的主张和诉求并不能代表绝大多数的美国民众。特朗普上任后的一系列政策带有很强的保守色彩,新移民、跨国公司、知识精英等受益于全球化的人群并不在特朗普的考虑范围。这也导致特朗普胜选后主流媒体对其批评声不断,美国精英担心特朗普会将美国引入到一条更加封闭、守旧的道路。中美经贸关系是美国所主导的全球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进而成为特朗普攻击的目标。特朗普希望利用恶性的贸易竞争形成两国产业界的“脱钩”状态,改变美国跨国公司的运营布局,让更多跨国公司回流成为美国的本土公司。这种做法将使支持全球化的企业和利益集团受损,而反对全球化的人群将从中获益。

最后,特朗普将借此加强对跨国公司的控制。跨国大型企业是美国经济的支柱,在美国经济、政治等各领域拥有不可比拟的影响力,是美国政治中最强的游说力量。冷战后的美国历任总统均有重要产业集团支持的背景,在国际领域,这些政治强人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跨国公司的代言人。但特朗普却有所不同。跨国公司在其竞选过程中采取观望态度,胜选后,美国科技巨头、金融企业等市值居于美国前列的公司也有意与特朗普保持距离。特朗普粗暴解雇前国务卿蒂勒森更让跨国公司加深了对于特朗普的担忧,因为后者被视为美国企业界最受尊敬的职业经理人之一。跨国公司的这些担忧和疑虑很有可能转化为对特朗普反对者的支持,这是特朗普十分担心的情况。在中美贸易冲突中,特朗普一方面将中国作为讹诈目标,另一方面也利用中国方面的反击措施来胁迫美国跨国企业。在后续谈判过程中,特朗普将利用跨国公司对于中国市场的需求和对中国方面报复措施的恐惧提出要求,从而在与跨国公司的博弈中占据主动。这将消除特朗普长期执政的潜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