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刘遵义 香港中文大学蓝饶富暨蓝凯丽经济学讲座教授

中国的经济统计数据可靠吗?

2018-01-30
S2.jpg

中国国家统计局最近宣布,中国2017年GDP实际增长6.9%,比2016年的6.7%略有增加,也高于当年的目标增长率。这一消息受到世界多数国家欢迎,它标志着中国终于成功过渡到“新常态”。但在某些方面,它也照例受到质疑,特别是因为最近内蒙、辽宁和天津滨海区主动披露说,它们曾经给经济数据注水。

然而众所周知,国家统计局对省、地区、市级表面上的统计数字并非照单全收,它对全国GDP的估算并不完全依靠地方统计。如果将各省GDP的加权平均年增长率同全国GDP年增长率比较,就会发现,自1993年以来,加权平均增长率一直比全国增长率高出几个百分点(见图1),这些在《中国统计年鉴》上都可以查到。季度数据(2005年以后均可查到)也有同样的情况(见图2)。这些图表的确表明,国家统计局在编制全国数据前,总是要对地方数据进行校正。

图1:各省加权平均年增长率与全国年增长率的比较

S3.jpg
资料来源: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801/t20180119_1575351.html

图2:各省加权平均季度增长率与全国季度增长率的比较

S4.jpg
资源来源: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1801/t20180119_1575351.html

各省加权平均增长率与全国增长率之间差异的趋同表明,地方数据并不可靠,有可能造假。地方或高或低篡改数据的动机是什么呢?对新上任的地方党委书记来说,当地GDP增长率是一个重要的政绩指标。他或她要想升迁,就必须上报高增长率。但对快卸任的官员来说,例如因为到了年龄,他或她也许就不想夸大经济成就,而宁愿低报经济成就,以减少地方给中央政府的缴纳,为当地留下更多资源——他或她退休后有可能留在那里。所以,“虚报”可能是双向的。

人们可能猜测,为什么上述披露恰恰发生在当下这个节骨眼上。一种解释是,今年所有地方一把手将要换人,而新任命的官员有理由重新整顿,让他或她能够从较低的基数开始计算增长率。当然这有可能得罪前任,但如果前任已经由于其他原因,比如过去的腐败,而陷入麻烦,那么把所有过错都推到他或她身上是再好不过了。这种策略就如同公司新上任的CEO会大笔销账,这样,他或她更容易让以后的业绩显得好看。

除了以上这些,还值得指出的是,就像美国各州GDP一样,大家都知道各省的GDP实际上很难计算,因为省或州之间没有海关的管控。由于跨省或跨州贸易不需要申报,所以一省或一州的净出口是极难确定的。

虽然地方官员有伪造经济数据的动机,但中央政府却没有什么真正动机要伪造数据。其实,正如“大跃进”的教训告诉人们的,虚假数据实际上会导致错误的决策。没有证据表明1978年中国经济改革以来中央政府层面系统性地伪造过数据,无论是夸大还是隐瞒。可能有不准、漏报和误报(例如多报或少报了进出口),但不存在故意伪造数据。伪造公开发布的数据会给企业、家庭和各级政府提供错误信息。最大的风险就是让人民对8%的增长率沾沾自喜,而实际增长却只有4%,反之亦然。基于错误信息行事会给经济造成巨大伤害,无论如何,伪造经济数据对中国都没有好处。中国经济完全可以承受增长率低于6%。数据注水不仅搞乱敌人和竞争对手,也会搞乱盟友、朋友和同行。

一些观察人士指出,中国增长数据平稳,这就是造假证明。对于何时应该认为数据过于平稳,并没有公认的标准,但对中国这样一个地理区域广袤多样的地方进行汇总的话,数据不可避免会呈现平稳,因为异常值都被平均掉了。数据平稳也可能不是造假,而是宏观经济管理的成功。

最后,另外一个人们常提到的怀疑理由,来自以现任总理李克强名字命名的“克强指数”。(但必须指出它并不是李总理发明的。)该指数由中国的一些经济观察人士创造,它试图通过对铁路货运量、耗电量和银行放贷增长率的加权平均,来拟测中国实际GDP的增长率。有报道说,这些是李克强总理任辽宁省委书记时最看重的宏观经济运行指标,正如维基解密所说的他在2007年一次私人谈话中告诉美国外交官的那样。不过,该指数近年并不能很好地反应中国经济,因为服务业已经成为经济中最重要的、增长最快的部门。2017年,中国的GDP按照生产部门大致分布为:第一产业(农业)7.9%;第二产业(制造业、采矿业和建筑业)40.5%;第三产业(服务业)51.6%。由于服务业不需要太多的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没有太多机器设备,所以无需消耗大量电力,也不需要大量的货物运输来创造它的GDP。由于库存少,其运营资本需求也相对较低。再者,中国产业部门的能效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高,因此耗电量的增长不再是工业生产增长的理想指数,因为它没有考虑到新产能的能效提高。这样一来,基于“克强指数”的预测就有可能低估中国实际GDP的增长。

总之,尽管中国的经济统计数据远不完善,但目前仍是人们所能得到的最可靠数据。也没有证据证明,中国国家统计局曾有意或者系统性地注水造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