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秦晓鹰 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中国国企改革的基本指向

2017-08-04
S2.jpg

最近,一些西方人士对媒体所报中国大型国有企业进行超级合并的消息颇为不解。有的干脆说这是中国在市场经济改革上的倒退。究竟如何?要说清这件事,恐怕就要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历程过的三个时期说起。

改革开放之前,中国是一个苏联式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国家。1978—1992年,中国国企改革开始了早期的探索。就在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曾经供职的福建省,早在1984年就有55名工厂厂长联名给中国政府写信,要求给他们各自管理的企业松绑,给予自主权,不要一切都由一年一度的僵硬不变的计划来决定产量、品种和销售额。厂长们的呼吁恰恰就是当时国企改革的主要内容,即针对权力过于集中的严重缺陷,调整国家与企业的关系,让企业有更多的经营管理自主权。把企业经营的好坏同工人的物质利益挂起钩来。这个时期中国国企改革背后的“动力”就是当时经济己处于崩溃的边缘。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对企业的约束机制很难规范。这一时期的改革具有鲜明的试错特征。

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给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带来了巨大冲击。中国社会各界围绕计划与市场的争论愈演愈烈,姓“资”和姓“社”的问题严重干扰着国企改革。因为无法跳出计划体制的框框,国企举步维艰,重又陷入了发展的困境:负债率高、社会负担重、摊派严重、员工情绪低落,亏损增大,甚至出现了全国性的亏损。即便是已经迅速发展起来的个体和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也由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名不正”而“言不顺”,发展阻力越来越大。

摆脱生存困境,是国企进一步改革的客观原因。但如果没有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在推动市场经济上的坚决与果断,恐怕国企改革也难以进入它的第二个时期。这段时期真正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中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要解决两个问题:一、要建立国有企业真正的法人治理结构,抛弃那种只承认国有企业有经营权却不承认企业作为法人应该有财产权,以及所有权只属于国家的荒唐认知。二、要通过资本市场发展直接融资。认识到要利用资本市场积极稳妥地发展债券、股票融资。中国政府把这些改革内容都归结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不过,要真正使中国的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又谈何容易!习主政中国之后很快兼任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组长,发起了新一轮的国企改革。在这第三个时期,频频出台的各类政策措施方案办法大体都围绕三个核心内容铺开。一个是分类重组。在钢铁、煤炭、重型装备、火电等方面,调整结构、凝聚力量。二是绝大部分国企都要加快改制,今年就要完成公司制改革。这不是形式上的收尾,而是要做实董事会,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三是推动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参与这项改革的国有企业数量要扩大,层级要提升,深度要拓展,员工的持股办法要加速铺开。中国把这三大内容简称为重组、改制、混改,并且排出了具体实现的时间表。应该说,在解决产业产品的升级,解决企业生产与再生产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吸引外资),处理好企业劳资双方的利益关系上,中国结束了以往进退失序、踟蹰蹒跚的状况。这些当然与习近平的行事风格有关。

中国国企改革的三个时期告诉人们,近40年的改革之路,特别是这5年的强力推进,核心就是如何使中国的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实现真正对接,这是基本的政策指向,完全不存在什么市场经济改革的倒退。中国国企改革之所以困难而曲折,与当年按照苏联模式搞的工业化是一锅夹生饭、要实现市场化转型极为不易有关;与幅员辽阔、存在着经济发展的极度不平衡有关;与意识形态上的保守、对企业法人的确认和对职工持股始终犹豫不决甚至排斥有关。当然更与一些既得利益者的阻挠有关。但是形势比人强,引入外部资本和本国资本对外投资的紧迫性,都促使中国的国企改革必须加速。毋庸置疑,习中央的硬朗作风会使引入和保护外国资本参与这项改革变得顺风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