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美国大选 中美关系 全球治理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孙立坚 复旦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谁在让油价大起大落

2015-12-08

如何看清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退出时机?作为世界经济冷暖风向标之一的石油价格走势,对把握全球市场资金动向意义非同小可。

oil-economy.jpg

今天,世界经济稳步复苏格局能否成型,与之相对应的国际资本流动是否会从靠题材做局快进快出的“资金市”转变为靠稳定持有金融资产从而通过未来有增长潜力的商业机会获得高收益回报的“价值市”,不仅与大国消费能力能否早日提振息息相关,也与产油国“熊市策略”(单方降价争抢市场份额)向“牛市策略”(产油国共同稳定供给改善交易条件)转变是否行之有效密不可分。

当然,如果针对供求失衡的市场价格调节机制受政治外交策略的影响无法充分有效运作,那么,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就会日益增强,企业投资意愿和家庭消费意愿就会大打折扣,从而倒逼本国政府不得不加大财政金融救市政策力度,并延长政策实施的时间。但令人担忧的是,此时国际资本的流动反而是越来越借助货币充裕导致的低成本,进行“短期化”甚至“高杠杆”的投机套利,从而造成“去产业化”的不良后果。在缺乏创新环境的新兴市场国家,这种倾向更为严重。

现时油价崩溃、全球通缩压力加大的根本原因,还在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发达国家没有找到除货币手段以外更有利于全球经济复苏的国际协调方法。其结果是,全球化环境下各自为政的救市政策产生了影响他国经济复苏的消极外部性,反过来也给本国金融市场带来流动性泛滥、金融泡沫、健康需求受挤压、资源价格与实体经济无法同步复苏的风险。由此导致的资源价格过度疲软,不仅严重打击了资源国家和资源行业复苏能力,而且造成下游行业恶性价格竞争的商业生态,使油价下跌非但没有给下游制造业带来成本降低的利好,反而使下游行业由于成本压力得到释放而出现过度价格竞争,令某些行业呈现出了严重产能过剩和通缩格局。

此外,由于经济下行使石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OPEC国家减产非但改变不了市场价格走势,反而因自我选择的交易条件恶化形成利润反弹的绊脚石。所以,沙特带头降价以占据市场的策略逐渐占了上风。再加上,美国放宽本土石油开采和出口限制,伊朗重新进入全球石油市场,主要石油进口国陆续完成储备计划,因此,全球石油供给能力在目前来看严重过剩。当然,这其中不排除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遏制油价制裁俄罗斯的政治因素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经济制裁的“度”掌握不好,西方的这一制裁策略,反而有可能打击自身为摆脱通缩而实施救市政策的效果。

一直有“对冲美元疲软”作用的原油期货市场,今天也成为现货价格走软的风向标。由于上述多个利空因素让油价相对于其他金融资产价格而言处在了接近“地板价”的状态,对于目前靠题材“追涨货币起伏”的投机力量来说,最好就是暂时持有没有太多下跌空间的石油期货资产,一旦货币政策有风吹草动,马上抛压期货,去寻找下一轮投机获利的货币标的。尤其是目前美联储QE政策退出箭在弦上,美元和其他货币此消彼长的态势非常明显。因此,石油期货作为对冲汇率风险的作用暂时减弱,相反暂时性持有石油资产,反而能达到为货币市场投机资金提供安全庇护的效果。所以,目前格局下油价走势与实体经济的供求关系没有稳定的内在联系,而更多是受大进大出的金融资本影响。至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油价会处在一个低迷状态,即使价格暂时飙升,也是昙花一现。

总之,只有石油价格出现趋势性反弹,才说明地缘政治混乱、产油国价格战、全球投资消费意愿低迷、金融资本对商业前景的消极判断以及货币政策落入“流动性陷阱”等问题有了根本的改观,它甚至会作为世界经济全面复苏的先行指标让我们感到春天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