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查德·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菲律宾理工大学地缘政治讲席教授。
2018-04-25 16:21:20 朝鲜为何改变对和谈的态度
理查德•加瓦德•海德林最近刚访问朝鲜归来。他认为,金正恩政权重返谈判桌是偶然因素的综合作用使然,其中包括它掌握了核循环技术而更加自信,以及制裁破坏了国家经济活力使它变得脆弱。
2018-03-28 16:47:16 中菲寻求油气勘探上的妥协
在改善双边关系的明显信号中,中国与菲律宾宣布双方初步同意要争取达成南海联合开发协议。理查德•加瓦德•海德林阐述了菲中两国有可能寻求的三种安排。
2018-03-05 15:09:51 宾汉隆起:中菲关系新热点
过去一年,位于菲律宾海的地位相对模糊的海底高原“宾汉隆起”逐渐成为马尼拉与北京的一个主要争议点。虽然尽了最大努力,杜特尔特还是很难说服菲律宾公众接受中国对菲律宾海域的明显侵犯。
2018-02-02 16:18:15 特朗普政府南海政策逐渐成形
最近几周,华盛顿一直在加大努力阻止中国在南海的海上野心。五角大楼加速在南海推动“航行自由行动”,同时派出国防部长詹姆斯·马蒂斯出访关键东南亚伙伴国家。随着中国日益成为美国头号国家安全顾虑,越来越多迹象显示特朗普政府的南海政策终于开始成形。
2018-01-02 16:00:25 南海叙事的冲突
今年,关于南海的领土和海上主权争端出现了两套相互冲突的叙事。结果就是,地缘政治图景变得更加动荡,守成大国与修正主义大国在这里直接碰撞,而非以双方接受的规则遏制错置的野心。
2017-10-18 16:55:41 南海出现新断层
罗德里戈·杜特尔特就任总统带来的最大地缘政治冲击之一,是东南亚主权声索国之间的战略关系出现戏剧性调整,尤其是菲律宾和越南。一个正在形成的、看上去颇有前途的联盟,双方关系突然低度紧张,两个主角为如何更好应对中国在南海的威胁发生了公开冲突。
2017-08-24 15:52:34 东盟会议中国取得外交胜利
东盟会议强调主权声索国双方以及“其他所有国家”保持“非军事化和克制的重要性”。实际上,声明含蓄地批评了其他地区大国尤其是美国试图通过扩大海军影响范围和所谓的自由航行行动(FONOPs)挑战中国主权主张的努力。因此,东盟声明事实上回应了中国的立场。北京拒绝接受南海仲裁结果,规避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行为准则(COC),弱化了其在争议水域的造岛活动,并呼吁诸如美国等域外势力不要卷入争端。
2017-08-09 18:06:14 南海共同开发协议面临风险
从理论上来看,在声索国之间达成资源共享协议是最好的解决方案。不过在实际操作中,杜特尔特需要克服重大法律和政治障碍来与中国落实共同开发协议,包括修改菲律宾宪法,基本放弃本国的仲裁胜利,克服根深蒂固的公众对与中国缔结资源共享协议的反感。对杜特尔特来说,这将是一场硬仗。
2017-07-19 16:32:57 南海仲裁周年记
虽然海牙常设仲裁法院针对南海案作出了裁决,但中国依然按照自己的方式继续在这片属于菲律宾的海域内活动。杜特尔特政府弱化了仲裁庭的裁决,意在试图强化与中国的经济和战略关系,但菲律宾正在为此付出代价。
2017-07-12 15:04:39 杜特尔特第一年:战略过山车
上任一年后,罗德里戈·杜特尔特明白了三个关键问题:一是越来越清楚他无权单方面确定国防政策,二是他究竟能让菲律宾脱离美国到什么程度,三是菲军方扩大与五角大楼的合作会束缚杜特尔特与中国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