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策略

美国不断施压和征加关税的背景下,中印关系解冻

2025-10-11
利奥纳多·迪尼奇(Leonardo Dinic)克罗地亚研究所(CroAsia Institute)顾问
2025年9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印度总理莫迪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天津上合组织峰会上交谈。
2025年9月1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印度总理莫迪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天津上合组织峰会上交谈。

在分隔两个亚洲大国的喜马拉雅雪峰下,有一段令人沮丧的互不信任往事。2020年,两国军队在拉达克地区发生冲突,这成为近50年来最严重的边境冲突,它造成4名中国士兵和20名印度士兵丧生。对抗并未就此结束,两国外交渠道随后冻结,贸易和整个地区稳定受到影响。中国限制了从印度的进口,印度的报复则是对中国投资实施新限制,并在境内禁用数十款中国应用程序,最突出的就是TikTok。然而,政治僵局却揭示了全球第二、第三大经济体之间复杂的相互依存关系,因为在两国关系紧张期间,双方的贸易额仍呈上升趋势。

2025年8月两国高层首次出现解冻迹象,部分原因是在特朗普总统领导下美国的政治态度难以预测。特朗普实行咄咄逼人的关税政策,包括对印度征收高额“对等”关税,最初为25%,后提高到50%,以惩罚印度过度进口俄罗斯石油。预计这些举措将给每年2000亿美元的美印贸易关系带来严重打击,并严重影响印度正在崛起的制造业——该行业经历的前所未有增长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公司将部分业务外包到南亚。印度立即回应,指责美国区别对待,放过了中国,因为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更多。不过,印度的回应不仅如此,它还多年来首次开始将重点转向北方邻国。

2024年10月23日,印度总理莫迪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喀山金砖国家峰会期间会面。
2024年10月23日,印度总理莫迪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俄罗斯喀山金砖国家峰会期间会面。

到了这个时候,中印两国已开始逐步进行更具建设性的接触。自2024年10月莫迪在喀山金砖国家峰会上与习近平会晤以来,双方开始放宽旅行限制,北京允许印度香客赴西藏圣地朝圣,印度则向中国公民发放旅游签证。如今,特朗普的关税威胁为两国关系回归创造了外交通道。2025年8月,中国外长王毅对新德里进行为期两天的访问,与国家安全顾问阿吉特·多瓦尔共同出席了第24轮中印边界会谈。此次会谈的成果意义重大,超出了现有会谈形式和此前的保守预期,开启了两个大国的新和解时期。会谈解决了几个关键问题,并取得积极成果。

首先,两国直航即将恢复,有望结束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的停航状态。其次,经利普列克、希普基拉和乃堆拉口岸的边境贸易将重新开放,重燃跨境经济活动。第三,两国同意在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WMCC)框架下探讨条件成熟地段的小型协议,以推进划界工作、维护和平。中方承诺共享应急水文信息,同时建立专家级合作机制,以解决印度对类似雅鲁藏布江大型水坝项目的担忧。

近期的突破标志着两国关系重置充满希望,但依然脆弱。随着直航和基本贸易的恢复,所需的外交基础设施正在一砖一瓦重建。莫迪七年来首次访华出席上合组织峰会,似乎巩固了双方更深层次的合作。两国都准备共同领导未来的金砖事务(印度2026年、中国2027年为轮值国),这将为共同推动多极化、供应链安全以及全球南方整体发展等议程提供同步平台。然而,诸多问题依然存在,边界问题尚未最终解决,河流问题上的互信脆弱,两国之间的战略竞争显而易见。印度需要在经济上的谨慎与国家安全之间取得平衡,而中国则需应对日益严峻的地区和全球挑战。

这些事态似乎日渐表明,特朗普的关税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事实上,它可能正在让美国的全球竞争对手越走越近。选择性地打击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的印度,同时放过甚至间接性地迁就中国,这损害了美国政策的可信度和连贯性。就目前情况而言,印度将承受特朗普惩罚措施的全部冲击,其出口产品将被征收高达50%的关税。与此同时,中国作为俄罗斯石油的最大买家,迄今为止逃脱了类似的制裁,虽然美国总统发出过威胁,但他表示“近期没有惩罚它的计划”。官方的理由是,2022年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印度从俄罗斯的石油进口量急剧增加,增幅超过70%,而中国进口增幅小得多。由于中国总体上仍是更大买家,而印度只是未改变其长期能源政策,白宫对这种差异的解释似乎未能取悦任何人。

更糟的是,美国对俄罗斯萨哈林-1油气项目的立场令人震惊。2025年8月1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颁布法令,为埃克森美孚收回其萨哈林-1项目30%的股份铺平道路,前提是必须满足融资、供应外国制造的设备以及解除特定制裁等严格条件。此举恰逢普京在阿拉斯加与特朗普举行峰会,它标志着一个悖论:印度公司因与俄罗斯的石油贸易受惩罚,而一家大型美国能源公司却可能受邀重返标志性的俄罗斯能源项目。埃克森美孚2022年退出该投资时注销了46亿美元。

美国本可采取连贯战略来遏制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动,最终却是选择性执行。华盛顿在要求合作伙伴约束能源政策的同时,自己又希望重新投资俄罗斯油气资源,不由令人质疑它的可信度。如此,这种矛盾做法只会疏远印度与美国的关系,促使它开始重新与中国结盟,也并没有给印度与莫斯科的长期伙伴关系造成任何明显的伤害。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