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金融

中美AI战略:全球路径的竞争

2025-08-08
莱昂纳多·迪尼奇(Leonardo Dinic)克罗地亚研究所(CroAsia Institute)顾问
b9589f53f741e892f869967f0a747af0.jpg
点击此处查看完整计划

国家级AI路线图和产业动员

北京和华盛顿都在2025年7月推出雄心勃勃的人工智能(AI)战略,发出了集中的、自上而下产业协调的信号。7月23日,美国发布《美国AI行动计划》,详细列出90多项联邦行动计划,旨在加速创新、建设基础设施并维护国际领导地位。几天后,在上海举行的世界AI大会上,中国公布了自己的全球AI治理和行动计划,强调国际合作和开源共享。

乍一看,美国和中国的计划似乎非常相似。两国都认识到,要在AI领域取得领先地位,需要在计算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和高素质劳动力发展方面投入巨资。美国的计划呼吁放松数据中心许可管制,提高电网容量和能源总产出,以及投资国内芯片制造和AI领域的人才培养。中国则延续其长期以来的产业政策(与《中国制造2025》相呼应),旨在资助数据科学和机器学习领域的研究,同时推动机器人、医疗保健和自动驾驶汽车等领域AI新产品的快速商业化。

强调全球覆盖和影响力

两种战略都有雄心勃勃的全球目标,但其差异也由此显现。美国明确推动向盟友和坚定的地缘政治伙伴出口其AI全栈技术(硬件、模型、软件、应用程序、标准),以防止竞争对手通过搭便车来创新。与此同时,中国将自己定位为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伙伴,强调开放的技术交流和跨境合作,不受各方政治立场的约束。

监管方法与意识形态偏见

美国战略采取了积极的放松管制措施,重点强调大型语言模型的去意识形态化:消除对多样、公平和包容的提及,消除对气候变化的片面看法,消除联邦AI框架中的错误信息,并要求联邦机构仅与“意识形态客观”的模型签订服务合同,尽管目前尚不清楚谁来定义“意识形态客观性”以及如何衡量。该战略还废除了拜登时代的其他保障措施,倾向于对创新采取不干预、“先试后做”的态度,进一步迎合AI实证主义者。

毫不奇怪,中国保持着更为严格的意识形态管控:国家网信办要求大语言模型提供商审查批评中共或有违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容,部署前必须获得许可,并要求公司对内容结果负责。然而,在这一意识形态框架之外,中国AI模型受到的自上而下审查似乎相对有限。

与美国的AI领先企业相比,中国无疑仍处于落后状态,因此其发展模式更具有集中管理的色彩,包括军民融合、政府直接指导大学、初创企业和商业实验室,以及由国家主导AI重点项目。这种程度的集中管理旨在实现更集中、更经济的资源配置,这既是有意安排,也是出于必要。

美国的道路似乎依赖于私营部门的领导,其核心是大科技公司、大学与风险投资之间的合作。虽然仍提供政策激励,但政府干预的程度要低得多。

c44879264a1f3a4da351da294d6252bd.jpg

两种对立的国际路径

中国将其全球AI外展规划为包容的、没有附加条件的。它邀请全球南方政府、研究机构和企业参与以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为中心的治理对话和开源社区,无论其地缘政治立场如何,也不受其他政策的制约。

相比之下,美国的战略依赖结盟和政治状况。美国只向盟友和友好伙伴出口AI技术,加强对“关注国家”的控制(就这一点来说中国是唯一的全球竞争对手),并寻求建立一个与美国领导力紧密相关的政治技术集团。在许多方面,这种AI战略与特朗普总统外交政策的其他方面高度契合。

这种方法有其自身的优点。美国的目标是通过出口AI堆栈、制定政策标准以及让盟伴国家采用美国模式,将其当前的技术领先优势转化为持久的全球主导地位。为此,美国战略提到将通过商务部、州和科技政策办公室的合作制定“美国AI出口计划”,并在90天内拿出一揽子安全安排。

此举旨在强化围绕美国价值观的规范秩序,包括言论自由、个人权利、意识形态中立。但其风险在于强调政治忠诚,而不是包容性。美国AI与军事装备出口之间的相似之处显而易见。

中国目前的做法似乎更为微妙,它将AI治理对话、开源社区和数据共享网络制度化,减少意识形态方面的附加条件。中国对全球南方国家的公开邀请显然是为了提升软实力,这与中国长期以来对南方地区的关注一致。

通过以最低限度的政治条件,提供更便捷的AI工具和市场准入渠道,中国或许可以在新兴经济体有更深的全球渗透。这并非这个东亚强国首次取得这样的成功。

关键要点

尽管美国的这份新AI战略大胆前卫,技术方面雄心勃勃,且基于维护全球主导地位的愿望,但它过度依赖美国现有的优势——芯片产业、全球领先的科技巨头以及原有政治联盟。它几乎没有察觉并适应快速变化的全球格局。

技术优势正在缩小。在国家资金和军民融合的支持下,中国已全面缩小了在模型、基础设施和商业化方面的差距。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最近赞扬了中国芯片制造业的发展,称赞其AI发展模式是全球技术进步的催化剂,展示了该行业短短几年内取得的巨大进步。

美国的战略假设潜在合作伙伴能保持一致。但是,许多国家(不仅仅是全球南方国家)更重视主权和务实,而非政治结盟和意识形态条件,这使得中国的开放治理、不附加任何条件的政策更具吸引力。拒绝接触存在政治分歧的市场可能疏远合作伙伴,并最终限制美国的影响力。

忽视更广泛的包容性,忽视发展中市场、当地研究人员和文化多元化的AI需求,甚至可能降低美国AI模型在全球的相关性和可采用性。换句话说,美国的计划可能变得过于狭隘,专注于维护特权而不是扩大吸引力。尽管中国的做法在其国内涉及政治审查,但它认为自己的全球AI影响力是开放、可及且较少受意识形态制约的。这使得中国在许多全球市场(不仅仅是新兴经济体)拥有微妙但可能持久的优势。

最终,美国政策制定者甚至可以向中国学习一些东西。他们应该重新考虑,仅通过盟友框架和“胡萝卜加大棒”的方法输出科技创新是否足够。为了保持竞争力,他们或许需要更具包容性的战略,它连接的不仅是技术,还有与现实世界的相关性,有更开放的合作模式,有超越地缘政治联盟和严格前提条件的信任。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