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因为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发起贸易战,中美两国关系已经陷入僵局。现在,出现了两个重要问题:两国何时才能开始谈判?它们多快才能达成协议?
迄今为止,特朗普已对中国商品征收了总计145%的关税。这些关税正在造成损害。由于运往美国的订单取消,工人被解雇,制造业正在萎缩。
然而,中国表示不会屈服于经济压力。中国决心避免日本在签订《广场协议》后遭受的命运,维护其应有的世界地位。多年来,中国一直在为此做准备。国家命运危在旦夕时,中国随时准备抵抗,誓言长期坚守,“战斗到底”。
与特朗普第一任期相比,中国更加强大、更加团结。中国民众越来越将贸易战视为不可避免的成长阵痛,并坚信中国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韧性。尽管关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更加显著,但中国相信,它能比美国更长时间地承受贸易战的冲击,并且仍然相信能在2025年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
在美国,特朗普的关税也开始产生影响。消费者和企业正感受到通胀的压力。与此同时,中国对关键矿产的出口管制冲击着包括美国国防部门在内的一系列行业。例如,如果特斯拉无法从中国获得稀有矿产,其2025年生产1000台人形机器人的计划就可能无法实现。但对美国来说,最糟糕的时刻尚未到来,伤痛将如同癌细胞一样逐渐扩散。
美国在很多商品上仍然高度依赖中国。2023年,中国占据了美国智能手机(76%)、天然石墨(70.3%)和便携式电脑(78%)的大部分份额。2024年,中国还占据了美国75%的玩具、三轮车和滑板车的市场份额。
特朗普认为中国对美贸易存在顺差是美国赢面更大。他的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斯蒂芬·米兰甚至声称:“我们可以在国内生产,也可以从其他国家购买。”长远来看,情况或许如此,但短期内关键是美国能多快找到价格相近的产品替代中国产品,而目前,许多产品尤其是高端产品是难以轻易被取代的。中国现在并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不二之选,因此对美贸易顺差实际上对中国更有利,而并非特朗普认为的美国占上风。正如英国《金融时报》的马丁·沃尔夫指出的,中国应对需求损失比美国应对供应不足更容易。
2005年,美国记者萨拉·邦焦尔尼进行了一项为期一年的实验,观察她的家人在没有中国产品的情况下如何生活。如今,特朗普正对所有美国人进行类似的实验。很快,他就会得出邦焦尔尼20年前得出的结论:寻找中国商品的替代品不仅困难重重,而且成本高昂,有时甚至几乎不可能。华盛顿长期以来一直都在强调经济上依赖中国的风险,然而在急于驯服中国的过程中,它似乎忘记了自己的弱点。
由于特朗普的高额关税,中国产品基本被拒之门外,美国人很可能经历类似新冠疫情期间的产品短缺。美国主要零售商的首席执行官们曾警告特朗普,一旦库存耗尽,商店货架将空空如也。即使部分中国产品有现成的替代来源,考虑到特朗普对所有进口产品征收10%的基准关税(高于2024年的2.3%),进口成本也将大幅上升。结果,消费者的钱包将受到通胀冲击,企业将被迫减少运营,甚至彻底倒闭。
当前的贸易战不仅仅是中美之间的贸易战,它还让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陷入对立。本质上,特朗普的惩罚性关税是对其他国家的勒索。因此,这些关税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相当严重的不满和愤慨,既疏远了对手也疏远了盟友。特朗普新关税持续时间越长,对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关系的损害就越大。
时间似乎站在中国这边。特朗普原本认为,面对他抛出的沉重关税,中国会急于达成协议。但实际上他发现根本无法促使中国坐到谈判桌前。中国似乎并不急于通过谈判来结束当前的关税僵局。
除了维护自身权利外,中国的反制措施更是为了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和国际公平正义。特朗普所谓的“对等关税”公然违反世贸组织的最惠国原则——这是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基石。这些措施也颠覆了全球贸易规则的制定方式,用特朗普的个人意愿和一时冲动取代了基于共识的决策体系。
通过向美国征收关税,中国对抗着特朗普的“解放日”关税,同时承受了特朗普的火力冲击。但对特朗普的霸凌行为说“不”,有可能在促使他暂时停止提高关税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巴西总统路易斯·伊纳西奥·卢拉·达席尔瓦表示,中国的反击在全球很多地方获得支持,是正义之举,为那些难以应对特朗普巨额关税威胁的国家提供了巨大的道义支持。这鼓励它们也对特朗普的苛刻要求进行反击。
中国方面虽然保持贸易谈判的大门敞开,但坚称“解铃还须系铃人”。特朗普挑起了贸易战,对中国加征10%的关税,理由是中国据称在芬太尼问题上没有给予华盛顿足够的帮助。在中国看来,毒品危机是美国自身的问题,华盛顿应该感谢中国的帮助。任何一个理性且通情达理的人,会认为受害者应该主动向袭击者求助吗?
即使贸易谈判最终启动,紧张局势也可能持续很长时间。据称,特朗普愿意大幅降低关税,但他坚称税率“不会为零”。然而对两国来说,取消彼此商品的所有关税才是公平的做法。
中国认为,特朗普取消惩罚性关税是原则问题,不容妥协。劫机者将赎金从1000万美元降至100万美元,不能觉得自己降低要求就该被无罪释放。同样,降低关税并不能免除特朗普政府违反全球贸易规则的责任。事实上,只有取消所有关税才能做到这一点。中国如果默许任何美国关税的存在,无论幅度多小,都会成为特朗普瓦解全球贸易体系时的帮凶。正因如此,中国要求美国彻底取消所有对华单边关税。
特朗普还坚称,如果希望取消关税,中国需要做出“实质性”让步。显然,他打算利用关税作为筹码,迫使中国做出让步。这一要求很过分,但考虑到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原则便不足为奇。他说:“如果我们能达成一项真正公平的协议,一项对美国有利而不是对其他国家有利的协议,那才是'美国优先'。” 鉴于特朗普的本性,他不会改变自己的关税政策方针,除非负面影响出现在他面前,如民调低迷和经济受挫。
所有这些问题以及其他诸多问题都可能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才能解决。因此,中美之间达成贸易协议实际上遥遥无期,肯定不会像特朗普说的那样三四周内就能实现,更有可能需要数月甚至数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