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
中国尽心尽力帮助非洲抗疫2021-04-06
马世琨(Ma Shikun) 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华盛顿邮报网站评论文章认为,应为中国疫苗驰援非洲点赞,而不是无端猜忌和冷嘲热讽。
- 中国今后五年发展的重点2021-03-17
李稻葵(Li Daokui)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
“十四五”期间的全球化可能是一种新型全球化,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呼吁、推动、维系的全球化。“十四五”的战略总目标是调整好中国经济发展状态,从过去在大程度上依赖外循环、国际市场和国际技术,转到内外相对比较平衡的新发展格局。
- 美国外交的道义基础在新冠疫情中倒塌2021-03-12
王震(Wang Zhen) 上海社会科学院中国学所研究员,法学博士
在疫情问题上转嫁矛盾和抹黑别国并不能成为解决国内疫情的有效途径。疫情总会过去,但我们却不能不思考:疫情之后,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权”和国际道义?
2020年中国经济经受住考验2021-02-23
宿景祥(Su Jingxia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美两国经济已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有互补性,无竞争性。
中欧投资协定是后疫情时代战略利益交汇的结果2021-01-07
张云(Zhang Yun) 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
中欧投资协定是中国推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欧盟认真思考后疫情时代世界经济格局大势后做出的战略抉择,因此可以说它是双方战略利益交汇的结果。
如何重启中美关系2020-12-30
道格·班多(Doug Bandow) 卡托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在等待拜登政府上任这段时间里,北京方面应该采取若干步骤,促使两国政府之间建立起更富有成效的关系。
中国可通过扩大支出加速经济增长2020-12-09
余永定(Yu Yongding) 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前会长
2020年中国经济可能增长2-2.5%,表现远强于面临收缩的其他主要经济体。但中国仍面对严峻的挑战,应对之道只能是短期内实施更具扩张性的财政政策。
- 中国“十四五”规划带给世界正能量2020-11-03
陈向阳(Chen Xiangyang) 现代院世界政治所所长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预示着行稳致远的中国将给世界带来越来越多的正能量。
错失更多抗疫良机酿成的悲剧2020-08-19
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 Difference Group创始人
根据新的报告,相对于各主要经济体,美国各州受疫情的影响最大。新冠疫情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西方国家控制失败导致疫情不断加剧,并造成了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