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公共卫生治理机制建构和地区共同体认知培育2020-04-08
张云(Zhang Yun) 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现德国柏林自由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此次疫情中,东亚国家政府、媒体和民众相互援助,为构建全球共同抗疫的积极社会和舆论环境树立了榜样。
一纸协议难让阿富汗铸剑为犁2020-03-10
王世达(Wang Shida)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
美国与阿富汗塔利班签署的和平协议是2018年美塔开始谈判以来取得的最大成果,但能否落实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
- 菲终止《访问部队协议》的影响和未来走向2020-02-25
陈子楠(Chen Zinan)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海洋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
菲政府若终止协议,将导致《共同防御条约》有名无实和《加强防务合作协议》名存实亡。事件仍处于持续发酵阶段,其未来走向既有定数,也存在较大变数。
亚太不能承受中程导弹竞赛之重2019-09-11
李峥(Li Zhe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助理研究员
美国在亚太任何一个国家部署中程导弹都可能引发一场不可控的军备竞赛,进而危及区内所有国家的安全,并给区内贸易带来毁灭性打击。
中美极地政策:地缘政治竞争的最后边疆2019-04-03
汉娜·菲尔德舒(Hannah Feldshuh) 分析家
中国正在制定极地战略,并加强全球极地治理政策的参与。无论谁掌管美国,这种积极立场都肯定与美国的议程相抵触。
中美对抗让菲律宾对美国的保证感到担忧2019-04-02
卢西奥·布兰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宾亚太协进会研究员
未来几年内中美关系可能持续出现摩擦。因此,如何平衡与两个大国的关系将是对未来菲律宾政府的最大外交政策考验。
菲律宾寻求重置美菲联盟2019-02-02
理查德·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宾学者
菲律宾宣布将审查1951年的《美菲共同防御条约》,从而引起人们对菲美、菲中未来关系的质疑。但这次审查也为菲美两个盟国提升合作关系提供了独一无二的机会。
- 中越北部湾湾口外海域划界谈判任重道远2018-12-18
罗亮(Luo Liang) 中国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越方寄希望于中方尽快拿出时间表是不切实际的,而就划界的基本要素达成一致意见才是谈判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步骤。
贸易战:中美东南亚竞争的新面孔2018-12-14
卢西奥·布兰科·皮特洛三世(Lucio Blanco Pitlo III) 菲律宾亚太协进会研究员
东南亚正在寻找新的途径将中美贸易战转化为机遇。
南海亟需建立联合搜救长效合作机制2018-11-08
陈相秒(Chen Xiangmiao) 中国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寻求长久之道以应对无意或有意的南沙岛礁及附近争议海域的偶发事故,是确保当前地区局势向好发展的当务之急。
中等强国在亚洲崛起2018-10-26
理查德·加瓦德·海德林(Richard Javad Heydarian) 菲律宾学者
伴随美国在亚洲收缩和中国在亚洲扩张,区域内的中等强国正按照它们自己的意向重建这一地区。
南海亟需建立联合搜救长效合作机制2018-09-28
陈相秒(Chen Xiangmiao) 中国南海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寻求长久之道以应对偶发事故是确保当前南海局势向好发展的当务之急,而建立联合搜救长效机制是有效防止不测事态发酵恶化的不二选择。
东海:无人机会让我们乱开枪吗?2018-09-14
杰克·索蒂里亚迪斯(Jake Sotiriadis) 美国空军情报官员
中国正迅速成为无人机技术的主要出口国,它同时还在开发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网络,为的是将这些装置用在更广的进攻能力上。杰克•索蒂里亚迪斯认为,这些装置未来的武器化及其在钓鱼岛/尖阁列岛等争议地区的使用,影响非同小可。
- 东盟能将地缘战略及科技冲击转化为机遇吗?2018-09-14
博尔格•布伦德(Børge Brende) 世界经济论坛总裁
贾斯汀·伍德(Justin Wood) 世界经济论坛执行委员会成员、亚太区主管
为图生存,东盟成员国必须就共同体在地区事务中的作用做出重要抉择。
- “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的经济维度2018-09-05
乔里奥·普格列瑟(Giulio Pugliese) 伦敦国王学院讲师
除了军事目的,“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倡议还服务于各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经济目的。日本,从较小范围来说还有美国、澳大利亚和印度,都在寻求增加地区政治影响力,支持本国的出口产业,避免地区国家在经济上依赖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