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朱松岭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教授

民进党胜选后的两岸关系观察

2016-02-05

蔡英文带领民进党赢得了2016年“二合一”选举的胜利,掌握了行政权与立法权,台湾当局和大部分县市权力由民进党第一次全面执政。尽管岛内民意结构有所变化,但是岛内既有政治结构并没有因为民进党的全面执政而有所变化。蔡英文至今回避表态“九二共识”、民进党权力斗争以及台湾社会既有社会运动力量的存在,都为两岸关系带来了未知数。

一、民进党对“九二共识”的表态成为未来两岸关系能否和平发展的关键

民进党胜选后,蔡英文在第一时间表示,要寻求一个对等尊严、彼此都能接收的互动之道,确保没有挑衅,也没有意外。这种态度是一种承诺,也是一种要价。因为她立即表达了台湾的民主制度、“国家认同”与“国际空间”必须被充分尊重,任何的打压都会破坏两岸关系的稳定。毫无疑问,要想维护两岸和平稳定、和平发展,对“九二共识“的明确表态是关键。

拥有“台独党纲”和“台湾前途决议文”的民进党通过范式转换将两岸关系明确定位为:台湾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名字叫“中华民国”,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经过2300万人“公民投票”决定。这种极为清晰的定位,无法通过各自解读的方式寻求妥协、达成共识。在此前提下回避对“九二共识”表态,只能推定为民进党率先破坏两岸关系现状。如此,则两岸关系通过“九二共识”建立起来的脆弱政治基础或将坍塌,大陆与台湾建立起来的和平发展之路或将遇到惊涛骇浪或者彻底倾覆,大陆与民进党的政治互信或将降到冰点以下。如此,两岸关系或将从和平发展进入动荡不安的时代。

二、蔡英文与民进党的关系将成为台湾当局未来走向的关键

民进党作为一个派系共治的政党,并非党内没有矛盾,只是矛盾被“二合一”选举的目标所掩盖。目标实现后,矛盾必然显露,并成为未来观察民进党内运作的关键。因为,这涉及到蔡英文各种承诺是否能够兑现的问题。

民进党获得的68席“立法委员”中,有三分之一是新潮流系成员。新潮流在党内的合作动向影响着“立法院长”的人事变动。当前,民进党内已经有苏嘉全、柯建铭、陈明文对“立法院长”的位置感兴趣,不同人选已经对“立法院长”的产生方式有分歧。蔡英文能否平衡党内势力,维持利益平衡,并保证“立法院”配合她的执政,“立法院长”和“立法院”新的政治生态成为重要观察点。

地方县市和“区域立委”代表的地方势力,尤其是赖清德、陈菊代表的南部势力与蔡英文的中央之间如何互动,注定争取连任的蔡英文与党内渴望出头的新生代势力之间的对撞,都是蔡英文面对的重要难题。在党外,时代力量的胜出尽管不出所料,但是如此大胜还是给了原本作为民进党附庸、蔡英文青年军的新绿第三势力极大信心,他们的草根性和好斗性宛如当年的民进党,未来将成为追求一党独大的民进党的最大挑战之一。刚刚崛起的时代力量绝不甘心被泡沫化,因此党团协商制度的废除将面临时代力量的巨大挑战。

三、新民意的发展动向是未来台湾政局变动的重要观察点

台湾此次选举凸显出台湾的民意结构已经发生变化,从传统的蓝绿对决逐渐往议题对决转向,其背后反应的恰恰是台湾基础民意的日趋融合。马英九的国民党改革,蔡英文对民进党的改造,以及台湾选举制度的变迁,无不表现着台湾政治游戏规则的变化,其中的决定因素就是进入后工业化社会之后的独立、多元的主流民意。传统的政党忠诚已经逐渐松动,此次选举国民党大输300万张票,但是选票并未流向民进党,而是投给了第三势力,民进党的选票增长仅仅是世代更替带来的自然增长以及周子瑜事件突发带来的急速动员后果,与民进党的基本盘增长无关。

社会民意的多变和流动,与台湾传统社会结构的松动、世代更替的观念更替、新媒体技术对于选民自由表达的支持息息相关。政党的民意表达和整合功能日益受到新兴的反政党、反体制、反权威的公民社会挑战,台湾选民越来越不相信传统的政党政治和传统政党。

总之,这次选举是岛内政治势力的大洗牌,充分展现了岛内深层政治生态的变迁,直接牵动着岛内政局、两岸关系和亚太格局的走势,值得作进一步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