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裴敏欣 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教授

美中军事交流有助适度竞争

2015-06-11
ID70(Fan-Changlong).jpg

如果关注由中国在南中国海建岛引起的中美关系日益紧张的头条新闻,你也许很难相信这两个地缘政治对手会款待对方的军事指挥官。但这样的事情正在发生。本周,五角大楼接待了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范长龙将军。在中国军队等级中,范将军是最高指挥官(习近平是军委主席和军队最高统帅,但不参与解放军日常事务)。由于中国国防部长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象征性职位,因此范将军才是中国的美国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式人物。

范将军是2013年以来第四位访问五角大楼的中央军委委员。过去两年里,范的三个同僚作为美国国防部的客人访问过美国,他们是国防部长常万全、解放军总参谋长房峰辉、解放军海军司令员吴胜利。而范将军的美国之行,很可能是对前国防部长查克·哈格尔2014年访华的一次回访。

诚然,中美军事交流在两国都不乏批评者。在美国,中国问题鹰派认为这些活动没有什么价值。他们认为两军交流只能给实际上准备打仗的两国军队制造表面的友好与亲善,并不会减少中国的自大行为。更糟的是,他们害怕这种访问会让中国将军在参观美国军事设施和部队时获得宝贵的洞悉美军的机会。为此,美国国会为美中军事交流设置了一系列限制。

讽刺的是,中国强硬派也对这种交流提出同样的批评。自上世纪90年代中以来,一旦军事交流开始,他们就竭力让交流只限于摆摆象征性的姿态。

由于美中军事交流在两国遭遇政治反对,两国最高政治领导人确实需要冒一冒必要的风险,去投入大量政治资本让两军交流得以继续。在美国,克林顿、布什和奥巴马总统都曾经表示会始终如一坚持进行美中军事交流。这往往需要顶着来自国会甚至国防部的反对(前国防部长唐纳德·拉姆斯菲尔德就是最激烈的批评者之一)。在中国,习近平主席的前任就不怎么能说服中国军队抓住机会与美军发展潜在的建设性关系。也因此,这样的交流没有获得真正令人满意的成果。

习近平主席成为解放军最高统帅后,显然认定在美中军事交流问题上拿出更积极主动的态度符合中国自身利益。这从他今年1月在解放军外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可以看出。讲话中,他呼吁军事外交工作“开拓创新,解放思想、开阔眼界”。由于成功巩固了在中国党内和国家中的权力,习近平可以向与美国的军事交流提供更多政治支持。

习近平的一个重要成就,是在建立防止两军意外冲突机制上取得进展。1998年美中签署海上军事磋商协议(MMCA),以防止双方在空中和海上发生冲突。不幸的是,协议没有被遵守。2001年,一架美国海军侦察机与一架中国海军喷气式战斗机在海南岛省上空相撞,导致美中关系严重恶化并出现长达一周的僵持。近几年,中国战机和海军舰船频繁使用危险战术,美国侦察机和舰船则帖近中国领海领空执行任务。

但在去年11月的美中北京峰会上,奥巴马总统和习近平主席就重大军事行动通报和两军飞机舰船相遇的行为准则达成两项重要协议。这两项协议是习近平主席在2013年加州非正式峰会上首次会见奥巴马时向对方建议的。

美中两军交流的曲折历史也说明为什么这个项目是缓和美中紧张关系的重要安全阀。专业的、建设性的交流可以让两军高级军官有机会与对方就他们的使命、战略和对威胁的评估进行实质性甚至是有争议的讨论。可以肯定的是,在缺乏信任和存在政治掣肘的情况下,这种交流是有限的。但这些活动偶尔也会取得成果,并有助于缓和紧张。例如,范将军的访问时机恰好是人们对中国在南海有争议海域填海造岛展开激烈争论的时候。我们可以期望,它也将成为范将军与美国同行会晤时讨论的主要问题。

所以,有理由对维持美中军事交流既保持乐观,也保持谨慎。我们可以期待,出于实用主义本能,美国和中国政治领导人会让军事交流保持下去,因为他们并不希望让地缘政治竞争升级为危险十足的冷战。但我们也要现实而谨慎,因为怀疑军事交流的效果并非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为让美中两军富有成效的交流获得政治支持,这种交流必须尽快取得实质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