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美高端智库经贸对话会探讨两国互利合作之道

人民日报 2017-06-16

原标题:“让合作增加亮点,而不是热点”

  美国纽约曼哈顿每天都有无数各类主题的研讨会举行,吸引听众参会往往是主办方着力要做的事情。当地时间6月14日,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与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共同举办的中美高端智库经贸对话会,光是参会的媒体人员就超过100人,而且还是在有“配额限制”的情况下。

  是什么内容如此吸引媒体的关注?

  与研讨会主题相关的几个关键词,或许有助于回答上述问题:中美关系、百日计划、“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这些热词背后,是中美关系的发展格局。

  中美经贸合作攸关两国人民福祉,中美关系发展牵动世界格局,而“一带一路”倡议则更是与全球贸易数据直接关联,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样的概念有了生动的注解、现实的诠释。

  中美合作——

  造福两国,也造福世界

  “每一次中美携手解决一个全球性挑战,都会推动两国关系更加密切。”研讨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董建华的致辞,直接切中中美关系发展主题。他说,今年4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海湖庄园成功会晤。这是一个积极的开始,一个好兆头,说明两国关系可以朝着建设性的方向发展。

  董建华回顾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时中美之间的密切合作。当时,美国经济迅速下滑,中国经济也受到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处于混乱状态。为了应对这一挑战,美国准备了7000亿美元的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并请求中国以积极的方式作出回应。中国迅速回应,从而阻止了全球经济进一步下滑。他还提到中美两国在朝鲜核问题、气候变化、应对埃博拉等国际问题上的合作给世界带来的重要意义。他强调,世界对中美两国合作抱有很高期待,中美相互合作,“不仅造福两国,也造福世界”。

  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在发言中直接回应中美关系发展的热点关切。他说,历史上曾出现16次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相遇的案例。在这16个案例中,12次以战争或冲突收场,剩余4次实现了相对平稳的过渡。中国和美国的相遇,不应以战争或冲突收场,也应该不同于那4次相对平稳的过渡,因为我们追求的不是全球主导权从一个国家转向另一个国家。我们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新型、互利、应对共同挑战的伙伴关系,打造一个利益共同体。

  “当今世界各种不稳定因素增加,经济转型紧迫性加大,中美更应共同努力,作出正确抉择,引领世界发展方向。”崔天凯说,我们需要在开放和孤立中作出抉择,需要在联通和隔绝中作出抉择,需要在共赢和零和中作出抉择。中美两国人民有勇气、有智慧、有决心在迎接挑战中发挥引领作用,携手共建新型关系,造福两国和世界。

  彭博社创始人、前纽约市长布隆伯格则表示,美中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重要。美中互为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经济紧密相连,彼此对对方的成功都有重要利益相关,两国合作对于应对当前全球所面临的挑战至关重要。“中国自身的经济增长推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中国采取措施进一步向国际投资者开放市场的政策同样令人鼓舞。”

  展现诚意——

  百日计划实现早期收获

  “希望美中两国拿出勇气,展现足够智慧,让美中经贸合作给世界带来惊喜。”亚洲协会共同主席亨丽埃塔·福尔这样说。

  事实上,中美元首海湖庄园会晤确立的经济合作百日计划已实现早期收获,将对推进新时期中美经贸关系发展发挥重要作用。其中的积极进展,确实有让人惊喜之处。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说,百日计划取得积极进展,表明中方对目前中美经贸方面存在的问题抱着积极解决态度,在尽最大努力解决问题,期望通过努力展现诚意,使问题的解决朝着积极方向发展。同时也希望借此让美方更加关注中方提出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为落实百日计划,中美双方相关部门都不遗余力。参与百日计划谈判的一位与会人士提到,在美国西部出差的美方官员凌晨三四点钟还与中国同行通电话,讨论百日计划落实的细节问题,并且毫无怨言。

  中企对美投资方面取得的进展也引人瞩目。美国中国总商会会长徐辰表示,该商会对213名中企高管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在过去几年中,中企在美国的业务实现了持续增长。2013年至2016年,至少一半受访企业在美运营收入实现增长。24%的受访企业2016年收入增长20%以上。绝大多数受访企业在美国维持了市场份额。近年来,在美中企增加研发投入,注重创新,也促进了美国的产业升级。

  “许多在美中企已为美国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中企在美国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大有可为。”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欧伦斯对本报记者说。

  纽约与新泽西港口事务管理局总监帕特里克·福伊说,美国新政府特别欢迎中企积极参与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项目的竞标。纽约和新泽西港口包括桥梁、隧道、机场和码头在内的港务局资产都希望吸引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资本到此投资参与建设。

  美国企业界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非常感兴趣。“美国顶尖企业的代表前来参会,还不断询问如何能够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项目。”亚洲协会副总裁汤姆·纳科斯基告诉本报记者。

  深入沟通——

  追求更多的利益交汇点

  加强对话,深入沟通,不被一些概念误导,追求更多的利益交汇点。关于中美经贸合作的未来,与会人士这么看。

  “美国虽然存在贸易赤字,但就业岗位并未减少。”中国社科院世界政治与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宇燕指出,2010年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为1200万,2015年为1230万,数据表明,美国失业率和贸易赤字负相关,即失业率低时贸易赤字高。

  美国商务部报告显示,美就业岗位流失在北美自贸协定生效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前就已开始。据美方统计,2010年至2016年,美失业率从9.6%降至4.9%,但总体货物贸易逆差却从6909亿美元上升至7969亿美元。

  中国商务部日前发布的《关于中美经贸关系的研究报告》指出,在全球价值链中,贸易顺差反映在中国,但利益顺差在美国。据中方统计,中国货物贸易顺差的59%来自外资企业,61%来自加工贸易。而据第三方机构调查显示,一台苹果7手机在美国最低售价649美元,总成本大约237.45美元,其中归于中国的加工成本仅约5.96美元。

  “仅以缩小贸易赤字为目标的政策取向势必损害美国的就业,其结果是两败俱伤。”张宇燕说。

  对中国学者的说法,美方学者并未提出异议。

  与会专家强调了增加投资的重要性,认为贸易并非长久的设计,投资才是长久稳定的关系,如果将前者比作恋爱,后者就是婚姻。相比美欧之间相互投资数万亿美元的量级,中美之间双向投资额还有很大的差距。双方代表建议两国政府应尽快完成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谈判,并在条件成熟时启动范围更广的中美双边投资与贸易协定(BITT)谈判,从而推动扩大双方在高技术产品、服务业等领域合作。

  “今天的会议为双方搭建了一个更加广泛的综合平台,让大家有诚意地探讨分析解决问题的出路以及双方合作的重要性。”与会的美国前助理国务卿拉塞尔对本报记者表示,“只有双方解除疑虑,今后才能更好合作”。

  在会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亚洲协会政策研究院院长陆克文也对类似观点深表赞同。“让我们的合作增加亮点,而不是热点。”这是陆克文记者招待会作的结语,也反映了此次研讨会的一致共识。

  (本报纽约6月15日电 记者 章念生 殷 淼 李秉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