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何伟文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高级研究员

合作胜于分裂

2022-08-22

7月5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与美国财政部长耶伦通电话,就协调宏观经济政策、稳定全球供应链、关税和贸易政策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20国集团(G20)外长会议期间,中国外交部长王毅和美国国务卿托尼·布林肯进行了会晤。美国总统乔·拜登也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了电话。

虽然面临动荡和分裂的风险,世界上最大两个经济体之间密集的高层对话,还是给世界带来了些许乐观的亮点。而同时,6月下旬在东西方同时举行的峰会,却出现世界分裂为两个阵营——西方国家和其他国家——的先兆。

在6月23-24日于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峰会、6月26-28日在德国埃尔茂城堡举行的7国集团(G7)峰会以及6月29-30日在马德里举行的北约峰会上,西方国家汇聚一道,并对外传递出一种分裂和对抗的基调。G7领导人公报就中国的内部事务提出14项指责。G7还宣布了一个为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项目融资6000亿美元的计划,这项战略性计划旨在对抗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倡议。

在北约发表的《2022年战略概念》文件中,虽然俄罗斯被称作“直接和危险的对手”,但文件却11次指称中国是“系统性挑战”,尽管中国远距欧洲数千英里,与北约也没有共享的边界。显然,西方国家的这个议程有可能导致全球的政治分裂。

而另一边,6月24日在北京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和全球发展倡议高层对话,却没有显示出任何的阵营属性。虽然与会方是18个发展中国家,但其中也有重要的全球或地区组织的轮值主席国:柬埔寨(东盟)、印尼(G20)、哈萨克斯坦(独联体)、泰国(亚太经合组织)、塞内加尔(非盟)和阿根廷(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这些国家所在组织的成员包括了所有G7国家、欧盟、日本、韩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可以说,与会方涵盖了世界各地,而不仅仅是“其他国家”。

在中国举行的这两场活动,其议程没有阵营的对立。议程内容包括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建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和全球发展倡议,均坚守了多边主义和《联合国宪章》,把“发展”作为全人类共同繁荣的核心议题。

而西方国家的那三个会议会否真的导致全球分裂,也是值得怀疑的。

首先,欧盟并不希望与中国发生阵营式对抗。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在欧盟峰会后表示,中欧关系的关键仍然是合作和共赢。德国总理肖尔茨明确表示,当务之急是防止把西方划归为一方,把中俄划归为另一方。比利时和荷兰的领导人也持同样的立场。

其次,G7机制对全球治理来说基本上已经是过时的,在2008-09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已被G20所取代。受全球阵营对抗心态的驱使,2022年的G7峰会除了承诺45亿美元的粮食援助外,实际上没有为世界提供任何建设性的公共产品。针对低收入经济体的6000亿美元基础设施融资计划主要来自私营部门,在它们真正找到资金之前,这项计划根本算不上是一个成果。美国某政治网站上的一篇文章认为,G7峰会在各方面都失败了。

再过四个月,2022年的G20领导人峰会将在印尼举行。印尼于5月4日宣布,今年的峰会目标是为G20所有成员共同推动全球和地区议程提供机会,让和平、繁荣和可持续发展惠及世界各国人民。无疑,这是一项全球努力,而非政治分裂的范例。G20当中包括了G7国家和金砖国家,所以,当G20峰会召开的时候,G7领导人也会签署全球合作的领导人声明,从而超越G7峰会的分裂性议程。

第三,亚太版北约是否真的会让该地区分裂,是值得怀疑的。所有四个受邀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都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和亚太经合组织成员,而在RCEP框架下,中国是所有成员的最大贸易伙伴。2022年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将于11月18-19日在泰国举行,泰国于5月4日宣布的会议目标恰恰是对G20寻求全球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写照。

在背后推动北约扩张的美国,同样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2022年的亚太经合组织峰会领导人宣言,将由美国和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共同签署实施。在这样的背景下,亚太经合组织将成为阻止地区分裂的强有力制度性约束。

鉴于以上,我们应当更多地致力于支持全球合作,弥合分歧,以避免世界的分裂。中国和美国这两个主要参与者理应为此做出更多贡献。

在近期举行的世贸组织第12届部长级会议上,中美两国的成功合作就是有力的最新范例。两国为多边主义的成功做出了关键贡献。世贸组织总干事恩戈齐·奥孔乔-伊维拉向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和美国贸易代表戴琪表示感谢,称“中美合作帮助我们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并“为取得积极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美两国也应携手努力,无论是在双边层面还是在11月的G20峰会上,来帮助协调G20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以遏制几十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支撑疲软的世界经济。尤其是,要寻找应对全球能源、粮食和低收入发展中经济体债务危机的共同解决方案。

美国面临的“系统性挑战”并不是中国,而是40年来最严重的通货膨胀。为此,美国应降低针对中国商品的关税,而且越快越好。中国也应随后取消对美国商品的报复性关税,从而在更积极的气氛下重振双边贸易。

在G7的全球基础设施计划方面,中国和美国可以很好地合作。G7倡议和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倡议可以互补,而不是相互对抗。多年来,在“一带一路”沿线低收入发展中国家的大量基础设施项目中,中国企业与通用电气、霍尼韦尔、卡特彼勒及其他欧美企业都有良好的合作,包括分包、项目融资等。为什么不让这种合作成为各国基础设施投资、成为向所有低收入经济体进行基础设施投资的新途径呢?毫无疑问,这种合作会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和全人类的共同繁荣提供新的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