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聂文娟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教授

从美国-东盟峰会看中美竞争共存之道

2022-05-31
Nie.jpg
作为 2022 年 5 月 13 日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美国-东盟特别峰会的一部分,美国副总统卡马拉·哈里斯在与东南亚国家联盟 (ASEAN) 领导人的一次活动中发表讲话。(路透社)

5月12日至13日,美国-东盟峰会时隔6年后在华盛顿召开。这次峰会对双边关系意义重大,拜登总统称其标志着美国和东盟的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毋庸讳言,这次峰会背后具有强烈的大国竞争意涵。从峰会选择的时机来看,欧洲俄乌冲突正在进行,美国的注意力很大程度上被欧洲的战事所牵扯,但此次峰会显示出美国对印太地区仍持有高度的战略关注度。中美大国关系龃龉不断,双边事务中旧的矛盾未缓解,又因俄乌冲突再添分歧。这次峰会对中国也“含沙射影”,中美竞争因素不言而喻。从这次峰会中很难看出中美哪一方将在东南亚地区的竞争中占上风,不过有趣的是,这次峰会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窗口去观察中美将如何在东南亚地区展开竞争。

经济领域将成为中美在东南亚地区展开竞争的重点区域。美国-东盟峰会发表的《共同愿景声明》涉及8个议题领域、28条政策建议,其中疫情合作排在第一位,经济联系紧随其后,并提出了6条相关政策建议。此次峰会上,拜登总统宣布将向东南亚地区提供总额超过1.5 亿美元的多项援助,也引起了各方的热议。去年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纪念峰会上同样对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格外重视,中方提出要在未来3年内向东盟提供15亿美元发展援助。

此外,拜登总统在5月底访问韩日期间提出“印太经济框架”,这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对美国不能加入CPTPP的替代措施,同时也是对中国在该地区经济影响力日益增长的一种制衡或竞争。当然,在经济领域,中美双方潜在的分歧有很多,甚至竞争也会很激烈,但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双方在此集中于低政治领域的经济竞争,而非高政治领域的军事安全竞争,相对而言具有一定的良性竞争色彩,不排除双方的竞争互动将推动该地区经贸投资的进一步开放以及相关规则规范的不断完善。

意识形态竞争并没有主导中美在该地区的政治竞争话语体系。在美国的外交战略中,民主是一项重要的外交原则和外交工具。在欧洲,美国以民主化和共同价值观为标准,与西欧国家形成了坚定的战略同盟体系。但是在东南亚地区,民主并没有成为美国划分敌友的重要标准。在美国-东盟峰会上,双方提到了缅甸问题,但态度相对比较保守,对于东盟其他国家内部的民主人权问题,美国同样没有将其放大,使之阻碍相互关系的发展。在东南亚,美国没有简单以民主标准来定义朋友,自然也不能简单地以民主标准来定义对手或敌人。在美国-东盟峰会发表的共同愿景声明中,不仅没有直接点名中国,而且也没有用具有意识形态色彩的话语来形容中国。这也反映出在东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中,“民主”字眼的号召力相对有限,如果不是适得其反的话。当然,作为回应,中国对这次峰会的反映也相对较为温和。

在东南亚地区,军事安全竞争的有限性原则逐渐成为各方互动的主旋律。美国与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军事安全竞争不是一种争夺战略空间的零和之争,诸如俄乌冲突中所显示的战略空间困境,而是一种在特定空间内的竞争共存,这表现在共同愿景声明中对南海问题的框定方式上。美国和东盟国家表达了在南海区域进行海上合作的意愿,但这种合作的目标显然不是以零和方式解决领土领海争议,而是对某些具体行为活动的预防。这更多地是一种为大国竞争划定界限、制定规则的努力,体现了“生存且允许别人生存(live and let live)”的游戏规则。同时,中方对这场峰会也同样是“欢迎但有原则”的态度,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明确表示,中美都是亚太国家,完全可以拥有共同的“朋友圈”,只要是促进本地区长期可持续发展和共同繁荣的合作倡议,中方都欢迎。换言之,中国不反对甚至欢迎美国在该地区的积极存在,但反对零和博弈、集团对抗以及选边站队等加剧冲突的行为。

综上,当中美两个大国的竞争逐渐成为当今国际体系的重大特征时,如何管控竞争、实现竞争下的共存是两国都不得不面对的挑战。在此意义上,东南亚地区成为中美地缘政治竞争中重要的试验田,这次峰会也向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启示,即重经济竞争、轻意识形态、有限度的军事安全竞争有望成为未来中美在竞争中共存的一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