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中等强国在亚洲崛起

2018-10-26
5.jpg

自然界不喜欢真空,当前的亚洲也是如此,该地区的国家都在为美中两国缺少让人放心的领导力而烦恼。夹在一个由疯狂民粹主义者领导的鲁莽的美国,以及一个似乎想重建新朝贡体系的雪耻的中国之间,亚洲的中等强国介入了这场争斗。

中等强国的这一曲新合奏——参与者有日本、澳大利亚、印度、韩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最近甚至还有一些在印太地区拥有领地的欧洲大国——加大了它们打造没有中国主导的后美国亚洲秩序的力度。

虽然所有人都欢迎中国的慷慨,但很少有人会无视一个更强大的、军事上咄咄逼人的北京所带来的风险。事实上,乐见中国领导亚洲的时期终究很短暂。这一时期始于亚洲金融危机最严重的时刻,当时北京没有以陷入绝境的邻国为代,机会主义地以调整其汇率,而是支持由亚洲国家推动的多边努力,以解决金融危机蔓延的根源及后果。与此形成对照的是,由于在危机期间未能提供足够的援助,克林顿政府和日本遭到了批评。其实,华盛顿、IMF和世界银行大多被指责为导致危机的罪魁祸首,因为它们在东亚发展中国家极力推动那些欠发达的金融市场自由化。

到2000年代中期,中国的“魅力攻势”战略基本上达到了顶峰,当时北京几乎与所有邻国都打得火热,其中也包括菲律宾这样的美国条约盟国。从首尔到新加坡,中国在人们眼里是一个自我克制的庞然大物,它正迅速成为最重要的贸易和投资伙伴,假以时日,它将对布什政府领导的单边主义美国形成建设性制衡。

吊诡的是,就在华尔街破产后不久,“中国热”的泡沫也开始破裂。华尔街破产促成了2008-2009年的大萧条,它破坏了美国的力量基础,也让北京危险的必胜心态出笼。

从2009年开始,中国更具攻击性而非魅力。它竭力在周边海域寻求过分的领土主张,醉心于掠夺性的投资行为,最终让斯里兰卡等贫穷小国处在了被战略性奴役的边缘。

近年来,马来西亚等具有独立意识的国家,以及澳大利亚等地区性大国都开始对中国的投资感到不满,并考虑彻底地重新审视它们之前与北京的热络关系。与此同时,菲律宾因为指控中国在南海有争议岛礁大规模造岛和军事化,违反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关键条款,成功地将中国告上了国际法庭。

尽管曾经做出最大努力,但奥巴马政府的“重返亚洲”战略仍然被普遍认为是光说不练。其说辞引起人们对一个高度参与地区事务的美国的期待,而美国却无力遏制中国在海上的独断专行,无力制止中国在越来越多亚洲发展中国家建立以它为中心的经济依存关系。

已经成为贸易保护和本土反移民政策新斗士的特朗普政府只是具象化了当前人们对美国衰退的担忧。特朗普政府突然放弃前任美国政府的全球经济政策——“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但却没有为亚洲提出任何重大的经济倡议。而中国却在稳步推进其横跨整个欧亚大陆的“一带一路”。

虽然美国仍有绝对的军事优势,但特朗普政府同样没有针对中国制定出有效的海上战略。到目前为止,不曾间断的“航行自由行动”已经证明不足以抑制北京的海上图谋,而这种挑衅行动却足以给其目标国提供借口,使争议地区进一步军事化。目前不清楚的是,将来再采取更多的“航行自由行动”到底管不管用。

酝酿中的中美冷战虽然令人担忧,但也促使这一地区的其他国家加紧行动,维护自由国际秩序中最可贵的东西。在经济领域和地缘政治领域,这种情况都在发生。

通过TPP-11(减去了美国)谈判,亚太地区中等强国已经接近制定出一个真正的后美国经济倡议,它不由中国主导,而且保留了贸易自由化的“黄金标准”。TPP-11国希望组成一个有份量的经济集团,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开放在日本等地受到过度保护的低效部门,通过取消非关税壁垒扩大区内贸易,通过更便利的技术和资本流动扩大经济规模并提高生产力。

出于对债务可持续性、廉政善政、环境标准和掠夺行为(包括债转股安排)的担忧,这些中等强国还试图抵制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

印度尼西亚和其他东南亚国家还发挥更加积极主动的作用,以真正包容的方式塑造“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也就是说,它并不排斥中国,但重要的是不受中国的支配。这些国家通过许多重叠的双边自由贸易协定努力简化关税税率和海关手续,解决较贫穷印太国家的发展问题。中等强国希望通过“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巩固全球自由贸易体制,遏制中国的掠夺性贸易行为,回击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战。

这些中等强国还为它们自己的众多基础设施项目投入大量资金。日本已经制定了数十亿美元的“连结倡议”,其重点是亚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设施;印度正大力推进“国际南北运输走廊”的铁路和港口项目,以加强区域一体化;韩国推出了“新南方政策”,重点关注东南亚主要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澳大利亚最近与东盟签署投资协议,“开发一系列高质量基础设施项目,吸引私人和公共投资”。

在地缘政治上,这些中等强国也一直在帮助美国加大对中国施压,以对抗它的海上冒进行为。这其中最积极的是日本,它可以说是对中国崛起最感到不安的国家。中国在其周边海域雪耻式的主权主张既涉及东海,那里有日本占领的有争议的钓鱼岛,也涉及南海,那里是日本大部分能源进口的通道。近年来,安倍晋三政府不断增加防务支出,并有计划地削弱和平宪法的限制,为的就是要让日本成为一个主要的军事力量。

日本在最几个月里实现了多项第一。它有史以来第一次派出巨大的“加贺”号直升机航母和两艘护航的导弹驱逐舰,高调前往印太地区港口停靠。途中,日本海上自卫队舰队还与美国海军的“罗纳德·里根”号航母打击群,以及英国皇家海军的“阿尔比恩”号两栖攻击舰举行了联合演习,显示出志同道合国家加强了抵制中国的互通性和一致性。

日本还自二次大战结束以来首次派出装甲车,参加美国和菲律宾的联合军演。在近期与越南总理阮春福的会晤中,安倍再次承诺将协助维持眼下的“航行自由行动”,加强东南亚各国维护海上安全的能力。日本甚至有望帮助河内在与中国有争议的地区开发能源资源。

今年早些时候,英国、法国和澳大利亚海军也在南海被中国占领的岛礁附近实施了“航行自由行动”。印度和英国也宣布,它们打算在英国将其最新“伊丽莎白女王”号航母派往印太地区之前,通过航母战斗群的行动进行海军合作。

这些印太地区的中等强国不再单单依靠美国。为了维护世界上最有活力地区的自由贸易与航行自由,它们正在自行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