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尹承德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研究员

特朗普酝酿对华政策新思维

2016-11-28

特朗普在一场空前激烈的大选中胜出,当选为第45任美国总统。竞选中,作为共和党候选人的特朗普和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都高调攻击中国,被认为两人无论谁当选都会对华持强硬立场。美国有学者则认为,对中国来说,特朗普这个“不熟悉的魔鬼”比希拉里这个“熟悉的魔鬼”更难对付,他上台对华政策会更强硬,对中国更不利。这样说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有失偏颇。

希拉里是个老牌政客,以对华“鹰派”著称。她不仅在大选中说出了“用导弹和盟国围堵中国”这样的狠话,在担任国务卿时,还是奥巴马政府实施主要针对中国的“重返亚太”战略的“设计师”。她如上台,确实可能对华强硬,强化对华遏制政策。

特朗普虽在大选中也显示了对华强硬,如他指责中国对美国进行不公平贸易,每年使美损失5000亿美元,表示上台后将对中国产品征收40%的关税,要对中国发动一场“经济贸易战”,还指责中国的南海和朝核问题立场,对美国进行网络攻击等,但这些大多出于竞选需要。更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对华政策显示了一些新思路。他在一次专门论述外交政策的演说中,说中美基于“共同利益”, 应“求同存异,互不干涉”,“和平相处,发展关系”;“一个强大的美国是一个能和中国结成好友的美国”。一个美国主要总统侯选人在竞选时如此对华示好很少见,这是要有很大勇气的。

从上述可以一窥特朗普对华政策端倪。他大体上将会维持美历届总统的对华合作+遏制两手。其对华经济政策较之前任可能有所收紧,导致双方经贸摩擦增多。但他出于竞选需要在经贸方面的对华强硬主张不太可能付诸实施。在政治和战略领域,特朗普政府在遏华方面,如在南海、人权等问题上,可能较其前任有所和缓,不会那么咄咄逼人。总体看,特朗普执政后,对华政策积极面可能比前任多,消极面比前任少,中美关系可能发生一定程度的积极变化。主要原因有三。

其一,特朗普政治哲学与外交理念的核心是“美国第一”和“改变”,这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有正面效应。为体现这一核心,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前两任总统大肆对外扩张的政策,推行收敛扩张相对内向的外交新政。他严厉抨击奥巴马的外交政策是一场“灾难”,说美国在中东卷入的几场战争使美国数以千计的军人丧生,耗费了数万亿美元而一无所获,还落得恐怖主义泛滥成灾,对美国构成严重威胁。他表示为了美国的利益,要用“和平外交政策”取代奥巴马造成混乱的外交政策,说他同其他总统不一样,“不会到国外去传播普世价值”和”推广民主”,还强调要同中俄“建立友谊”。特朗普这些外交理念和观点深有新意,同长期垄断美国政坛的华府精英集团以冷战思维为主要特征的“正确政治”作了区隔,这无疑是理性和明智的,如能付诸实践,将开创美国外交新局面,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中美关系的健康稳定发展。

其二,水乳交融的利益格局决定了中美关系积极发展的基调不会改变。中美作为全球两个最大经济体,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核大国,相互关系的状况攸关双方发展大局和安全全局,以至影响两国的前途命运。任何一个美国总统都不会冒损害中美关系大局的风险。中美建交37年来,相互关系全面长足发展,经贸关系更是突飞猛进,双方已成为高度相互依存和密不可分的合作伙伴。据美国权威机构统计,同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合作每年可使美国GDP平均提高0.7个百分点,物价平均下降0.8个百分点,全国居民省支1000亿美元。如果没有中国的经济金融合作和贡献,美国经济增速要下降1/3,物价涨幅要上升1/3,美元的国际金融霸主地位可能会动摇。这些是美国吃不消的。特朗普把美国利益最大化和重振美国经济作为其施政核心要务,更离不开同中国的合作。

其三,特朗普本人意识形态色彩不重,对华偏见较少,且在参选前他旗下即有八九家公司在中国开展业务,成为中国企业的良好合作伙伴。中国人对他也向有好感,如在他同希拉里首场辩论开始时,民调显示,中国的受访者87.3%支持他,支持希拉里的只有13.3%。这些有利于他增进对中国的了解和与中国建立建设性关系。现在中美关系已出现向好苗头。习近平主席在特朗普胜选后即致电祝贺。11月14日,两人又通电话进行友好交谈,就中美加强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推动两国关系更好发展达成一致。两人还同意保持密切联系,建立良好工作关系。这为特朗普就任后中美关系的积极发展开了好头。我们期待特朗普实践他在竞选中表达过的外交和对华政策新思维,同中国一起翻开中美关系新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