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贺文萍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更多“鸽派”

2016-07-06

著名中国外交家、前中国驻法大使、外交学院前任院长吴建民先生不久前不幸因车祸去世。吴大使生前被公认为中国外交“鸽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猝然离世激起中国外交及国际关系学界一场新的“鸽派”与“鹰派”的辩论。对吴大使本人的观点褒贬兼备,充分体现出中国当下思想的多元。

其实,所谓“鸽派”与“鹰派”之争,主要反映的是不同世界观(战争与和平)和方法论(融入还是孤立),辩论的是如何看待中国与世界隔绝-接触-参与-合作-交融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吴大使高举和平、理性的旗帜,告诫国人切不可骄傲自大,不要取得一点成绩就头脑发昏,更不要轻言战争。中国的发展是通过改革开放、参与全球化取得的,绝不能再回到自我孤立于世界、闭关锁国的道路上去。和平、开放、发展,是吴大使以70多岁高龄仍奔波辗转国内外各种会议和讲堂的关键词和主基调。他也因此被一些人贴上“鸽派”甚至“汉奸”的所谓标签。

所谓“汉奸”标签笔者认为根本不值一驳,那是文革带帽打棍或者市井骂街的拙劣手法。反对动辄言战,反对以阴谋论看世界,并不是置本国利益于不顾,更不是卖国求荣,而是用理性手段来更好地捍卫国家利益,用最低成本使利益最大化。历史上数不清的事实早已证明,一些成天把“爱国”挂在嘴上的人实际上做的是误国甚至害国的事。在当下中国、中美关系乃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势下,中美乃至世界出现更多“鸽派”不仅有利于中国和平外交环境的维护,有利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而且有利于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旋律。

美中作为最大发达国家和最大发展中国家,其超级大国与崛起大国的世界地位,决定两国间的关系是“和”则有利于世界,“战”则是全球性悲剧。中美两国承担着保卫世界和平和推动世界发展的历史责任。因此,在两国政界、军界和学界,更需要多一些“鸽派”声音。然而令人忧虑的是,中美关系在奥巴马总统的第二任期里遭遇了一个又一个困难与挑战。从美国航空母舰到中国南海“示威”秀肌肉,到奥巴马总统在白宫接见达赖,再到以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小哈里·哈里斯为代表的美国军方发出“作好今夜就开战准备”的强硬威慑性讲话,美方似乎已经向中国亮足了“鹰眼”和“鹰爪”。而这也恰恰是吴建民大使等中国理性“鸽派”被一些国人误贴上“汉奸”标签的外部环境背景。血气方刚的“鹰派”认为,美国“骑在中国脖子上拉屎”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中国有勇气有实力捍卫自己的主权和尊严。

其实,用“鹰派”语言和行动展示强硬并不难,但其后果却是推动对抗、绑架民意,并最终危及国家根本利益。从中美两国的核心利益看,美国需要继续维护其超级大国地位不动摇,中国则需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发展目标(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虽然在不断发展和崛起,但一来根本无意挑战美国的超级大国地位,二来距离美国各方面实力仍有很大距离。中美两国要维护各自的核心利益,均需要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一些外交诉求及核心政策的“变与不变”。换句话说,中国在南海扩建人工岛,与中国过去“守成”和“反应式”外交相比,似乎体现出了更积极进取的变化,但不变的是和平外交理念以及对现有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的参与和尊重。不变的还有对习近平主席自2013年主政以来就提出的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不懈努力和坚持。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核心内容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这样的理念需要中美两国更多的“鸽派”来不断呼吁,使两国关系更多地回归理性,以保证中美两国核心利益不被轻言战争的“鹰派”绑架。

总之,我们这个和平与发展的时代需要“鸽派”守护,各国多一些“鸽派”,少一些“鹰派”,应该是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人民福祉的。吴建民大使的离世使中国少了一位德高望重的理性“鸽派”,这不仅是中国的损失,也是美国及世界和平的损失。惟愿如吴大使一样的理性“鸽派”声音在中美两国政界、军界和学界不断涌现,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能够克服挑战,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