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俞邃 中国当代世界研究中心教授

对奥巴马的一点期盼

2016-05-16

奥巴马总统还有半年多一点的时间就要卸任了。记得八年前他就任总统时,我们曾对他进一步改善中美关系寄予厚望。我们看到了他为维护美国的利益,在发展美中关系方面是倾注心力的。这八年中国与美国的关系虽时有起伏,但并没有大起大落。合作与分歧同在,前者成为主流态势。奥巴马总统和中国两届领导人的频繁接触,尤其是近几年与习近平主席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所进行的坦诚磋商,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乃是一大创举,应该看作是历史的必然。中国有句古话: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如今中美两国领导人已经取得不少共识,积累了多方面的经验,如果再加一把力,应该是能够逐渐落实的。这样的局面不仅对中美各自有益,而且会惠及世界。对于美国来说,它的成就将直追乃至超越尼克松时期与卡特时期的中美关系,永载史册。

为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有必要反思究竟还存在哪些障碍,以及如何克服障碍。

笔者案头留下不少关于中美关系的书籍和文稿。偶然间捡起2010年9月4日新加坡《联合早报》刊登的台湾作者写的一篇文章,主题是如何看待“中美较劲”。这位作者引用了多位美国军政高层人士与他交谈的原话,其中反应了美国方面的思维与主张,从而有助于诠释今天干扰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一些症结。

一是谈到美国的对华政策向来是在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中摆荡。美国作为全球超强,面对一个逐渐成长茁壮终将强大的中国,心中当然不安,所以一直要求中国政策更加透明化。

“透明化”悬念带来的是疑虑,后果是干扰互信。那么,中国政策的透明程度究竟如何?举其大者。例如,中国“十三五”规划,包括美国特别关注的军费开支,就很透明,是把未来中国五年的发展方向昭示给全世界了。中国外交宗旨与举措也很透明,这体现在习近平主席的言论之中,概言之就是:我们的事业是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的事业。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是中国政府立足时代发展潮流和中国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反映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和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各国应该共同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人民应该一起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况且,中国历来言行一致、言而有信。这一点甚至反华者们也无从否认。

说到美国对华政策中的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这让笔者想起二战期间美国总统派往中国战区的参谋长史迪威将军。他是一位卓越的现实主义者。他能超越意识形态差异,坚持国共两党共同抗日的方针。他开启了美国政府、军方与中国共产党合作的先河,被誉为“中国人民的真正朋友”。

二是谈到美方担心中国发展太快,认为随着中国国力的成长,美国如果没有相应的准备,采取平衡、应对措施,那将是既不能想象的,也不是正常的。可见,人们耳熟能详的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毫不含糊是在针对中国。

诚如一些公正舆论所指出,美国往往把中国的实力估计过高了,把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想歪了,无形之中把本应是合作伙伴的中国放在了敌对的位置,从而困扰着自己。美国国防部前助理副部长约瑟夫•奈在回答上述文章作者提出的“如果美国把中国视为敌人,美国就是在给自己制造一个可怕敌人”这一观点时,明确说道,如果美国不能改变思维,将有预言自我实现的可能。不客气地说,这里要改变的思维,指的是“冷战思维”。

其实中美关系的现状并非如此严峻。正如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所说,尽管中美间的一些棘手问题经常占据媒体的头条,但事实上中美在几乎所有重要全球性问题上保持着紧密合作。这些合作不仅出自双方的善意,更是基于两国的根本利益以及对世界的共同责任。

三是谈到美国战略决策的随意性。美国前任亚太事务助理国务卿陆士达在卸职后曾对该文作者说,美国外交除了一些主要的战略指导性原则之外,大多仍以反应方式为主,哪里出事就先处理哪里,多以救火式解决问题为重。这个说法印证了美国战略确实存在着误判。这让人联想到奥巴马总统最近的一次反思。他说2011年在军事介入利比亚、将卡扎菲推翻下台后,对后续工作缺乏准备,是他在两届总统任期内最糟糕的时刻。“我当时还认为做了件正确的事。”

笔者深信并且期待,奥巴马总统卸任之前在推进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方面,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