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钟伟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站在新周期起点的中国经济不再悲观

2017-05-02
B3.jpg

当下的中国经济仍然弥漫着悲观气氛,对经济增速、政府和企业的债务,外汇储备下降和人民币汇率能否稳定,增长转型和新兴产业能否兴起等一系列问题,国内外都仍然存在着广泛的疑问。但我的看法是,一系列证据表明,中国经济似乎正在经历长周期的拐点,经济增长新周期的起点逐步确立,但复苏只能是一步一步的艰难历程。从现在到今年底,中国经济也许会呈现以下三个转折:

一是从拐点的再怀疑到再确认。如果我们回顾次贷危机以来中国经济的下行调整,增长从2010年第三季度开始调整至今,已有将近七年,其中还包含了PPI持续为负的三年多实体经济通缩期。这已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转型最为艰难和漫长的时期,较之1998-2003年的结构转型更为艰巨。在2015年底和2016年初,中国经济遭遇了汇率波动、美联储加息、A股持续熔断、房地产大逆转等一系列冲击,当时市场信心相当脆弱。即便我们认为中国经济长周期拐点已隐约可见,当下仍存在弥漫悲观预期的巨大惯性,诸如债务问题、经济滞涨问题、中国经济“欧洲化”甚或“日本化”问题等悲观怀疑,仍会延续一段时间。如果只是看问题,中国仍有大量经济难题的困扰,但长周期拐点的降临,会逐步驱散长期飘荡的悲观情绪,人们可能会尝试着摆脱悲观惯性,并尝试确认中国经济是否到了拐点。

二是从局部到整体的逐渐向好。当下中国宏观经济的指标大部分已经向好,例如GDP增速在2016年略超预期,物价回升明显,新增就业超预期,市场利率上升和货币政策微紧缩,PMI指数持续处于扩张区间,汇率逐步企稳等,甚至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在2016年二季度以来也持续回暖。与增长同步甚至滞后的重要指标,例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速,也已从2015年的负2.3%转为2016年的8.5%,银行业利润增速从2015年的2.5%温和上升至3.5%。经济拐点的出现,可能意味着向好趋势将从结构向整体扩张,中国经济增长新周期的起点逐步确立。

三是金融趋稳和资产趋热并存。金融体系是实体经济的照妖镜,银行业往往是观察经济周期的滞后指标。即便如此,我们仍可观察到中国金融趋稳,尤其是银行业和证券业。证券业经历了大幅波动之后,在过去四个季度中,无论港股还是A股都在好转。银行业的悄然变化可能会被忽视。从2012年到2015年,中国银行业利润增速从36%降至2.5%,人们对银行的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和风险状况产生忧虑。就2016年而言,中国银行业的利润增速3.5%,ROA和ROE分别为0.98%和13.3%,盈利指标都略有改善,而资产不良率和问题贷款似乎也到了改善的拐点,同时资本充足率和拨备水平维持稳定。如果这些势头得以维持,中国银行业最坏的情况似乎在过去。从债务市场看,地方政府的债务状况大为改观,但企业债有所反复,看起来金融趋稳在逐渐明朗化。

不过,悲观者也有其道理。当下人们对中国经济的悲观,可能还在于对过去的记忆和对未来的设想。关于对以往增长的记忆,人们比较中国经济好还是不好的基准,往往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前GDP10%和CPI3%的辉煌记忆,而不是2012年之后中国政府预期增长和实现增长之间的一致性。旧周期的鲜明和新周期的未知,使悲观者确实有以下的悲观理由:

一是短周期波动还是长周期拐点的争论明显。当下一种较为流行的判断是,中国目前处于长周期下行中的短周期复苏。

二是中国经济的大麻烦并未真正消除。尤其是产能、债务和地产泡沫三大困扰。需要明确的是,无论中国经济周期拐点是否出现,并不意味着中国已消除了持续复苏的大麻烦,中国经济周期的拐点是带着巨大伤病的拐点。

三是何处寻找新周期的新动力?这是悲观论者最强有力的怀疑,也是拐点论者目前难以清晰回应的软肋。

在悲观气氛弥漫的背景下,中国长周期拐点的普遍确认需要假以时日,但关于新周期和新起点的观点仍然不无意义:一是不必继续延续悲观惯性;二是中国未来维持中高速增长的潜力和能力犹在,6-7%的平台具有可信度;三是继续寻找中国经济新周期的新动能仍待破解,新周期包含在中央对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战略预判之中;四是新周期决定了中国能够继续追赶和缩小与美国的经济差距,中国梦2020目标达成的可能性大增。我们不妨用更务实和乐观的心态看待中国经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