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简体繁體
【热点话题】:中美关系 贸易战 全球治理 COVID-19 气候变化 脱钩
中文英文中英对照
  • 张茉楠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

TPP不代表全球利益

2015-10-22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世纪,各国的发展都离不开经济全球化的依托。然而,由于近年来区域贸易协定的巨大扩散,WTO正失去其国际贸易体系的中心地位。然而,各类区域贸易协定并不有利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和全球化利益。

美国主导的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取得实质性进展,一个环太平洋12国的贸易圈正在形成。其实,TPP最初起源于四个中小经济体的贸易协定(又被称为P4),其成员国均不属于世界上经济成长最快的经济体,且经济规模和影响力有限。但是,随着美国决定加入TPP,TPP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型自贸协定,成为一个号称“高质量的21世纪”自由贸易协议,从而引起全球高度关注。其意义并非在于它所形成的贸易和经济体量,而在于它代表着全球贸易规则演变的开始,意味全球规则贸易的升级。

TPP不仅将规定取消或降低商品的关税,还将涵盖安全标准、技术贸易壁垒、动植物卫生检疫、竞争政策、知识产权、政府采购、争端解决,以及有关劳工和环境保护的规定。因此,协定的范围与深度都超过了WTO协定的规则,而且随着亚太地区参与国的不断增多,势必会形成包括全球主要商品消费市场和供给地的大自由贸易区,可能会对WTO现有框架下的多边贸易体制及各类双多边自由贸易协定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新冲击。

当前,全球贸易秩序正处于前所未有的新调整时期。国际贸易规则之争正成为新一轮全球化博弈的角力点。新一代国际贸易规则演进趋势是以区域贸易规则创建为基础,辅以规范某一领域的诸边贸易规则的发展,通过货物贸易、投资、服务贸易规则的融合,逐渐形成新的多边贸易规则。全球贸易保护主义会更加激烈和隐蔽,自由贸易正转向规则贸易,全球自由贸易平台转向区域自由贸易。

然而,不能否认,这种规则之争仍是美国制度霸权的另类体现。从国际贸易规则演变历史看,国际贸易规则的构建由主要大国发起,先形成小范围的核心国集团,再向多边协定扩展。二战以来,美国凭借自身的经济实力一直在构筑其主导的制度规则体系,如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协定所诞生的IMF、世界银行。可以说,美国凭借这些制度和规则设计的优势,完成了大部分由美国主导的“经济-金融-贸易”体系的基本框架。

近些年来,随着WTO多哈回合谈判陷入僵局,国际贸易投资规则谈判进程开始出现新变化,部分协定和谈判出现了保护主义色彩,国际贸易投资多边框架面临重叠化、碎片化的风险。数据显示,迄今为止,WTO成员国签署的双边和地区自由贸易协定已经超过300多个。以亚洲地区为例,截至2013年,亚洲地区的自由贸易协定从2002年的36个增至109个,另有148个自由贸易协定正在谈判中,两者相加达到257个,远远超过世界其他地区自贸协定的发展势头,占整个区域贸易的70%以上。

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市场资源变得更加有限,全球经济趋于“存量分割”,区域自贸协定竞争更趋激烈。各经济体开始逐渐转向小多边贸易自由化。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第24条以及服务贸易总协定第5条曾明确规定,WTO对自贸区建设的态度,是自贸区与WTO多边体系共存的基础。然而,GATT第24条本身的缺陷,让各自贸协定一定程度上干扰和侵蚀了全球一体化进程及多边体系框架。

区域贸易协定存在几大突出问题:第一,由于各自贸区原产地规则不同,同一种产品来自不同区域和国家的关税不同,安全标准、环保标准、市场准入标准不同等势必加大各国外贸的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不利于全球贸易效率的提高和公平竞争。第二,由于自贸区具有对内开放、对外限制的特征,因此,成员国之间贸易壁垒降低的同时,对区外经济体则构成更高的壁垒,进而产生贸易转移效果,因此区域利益并不代表全球利益。第三,最不想见到的结果是,如果各类区域贸易协定各行其是相互排斥,搞歧视性和排他性,那将偏离融合趋势,造成全球价值链和多边规则的碎片化,进而可能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有违贸易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